你或許不會知道,甚至認為古代女子自小經受的教育無非就是教她們如何籠絡自己的夫君,如何管理家事,如何做一個賢妻良母,如何相夫教子。
是這樣沒錯,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陰私。
世人皆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但事實上真正這樣做的人,他們的女兒早就成了白骨一堆。
聰明人家對於女兒的教育絕不僅是如此簡單,他們培養出來的女兒是具備一定戰鬥力——有手段有心計的女子。
也只有這樣的女子才能為家族謀福利,才能在這樣艱難的時代存活下來。
他們這樣做無可厚非,但也絕對是為了自己的女兒好。沒有手段的女子,外力的幫助再大,過得也不會太如意。
原本今年就是大選之年,但誰知道二月裡皇後鈕祜祿氏突然薨逝,讓原本緊鑼密鼓的大選必須推遲。是以,康熙大帝下旨把今年的大選推遲到了明年的三月進行。
在清朝這樣一個一人得道雞犬昇天的朝代,各個家族都會精心培養女兒,以期將來她們入宮後,在後宮爭鬥中勝出,帶領家族走向繁榮。
瓜爾佳氏一族自然也不會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如今皇帝正值盛年,恰逢皇後鈕祜祿氏薨逝,中宮無主。明年的大選各個家族都是卯足了勁兒的想讓自家女兒入選進宮,以期後事。
瓜爾佳氏一族也不例外。
巧的是,如今瓜爾佳氏一族的適齡少女僅有倆人,而且都是庶出,都在同一個府裡,同一個父親。
清朝自順治朝開始就規定:凡滿、蒙、漢軍八旗年滿十三至十六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三年一度的大選,未經參加選秀女者,不得嫁人。
被選中的女子一般有兩種去處,一種是留在宮裡隨侍皇帝成為妃嬪,另一種就是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
無論哪一種,對於各個家族來說都有益處,當然風險也有,不過相比利益來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對於眾人都趨之若鶩的事情,朱敏燕卻不想沾惹。
她身為21世紀的新青年,又不是舊時代的閨秀,實在難以接受與人共侍一夫。
更何況這個“夫”還是皇帝,在這樣一個皇權大於天的時代,伴君如伴虎,皇帝一個不如意很可能自己就會被厭棄,然後不知不覺的死去。
後宮向來不乏扒高踩低之輩,秋後算賬的事情也縷縷發生,朱敏燕可沒有那個自信,也不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女主,有女主光環,可以躲過後宮女人的明槍暗箭。
朱敏燕不想再死一次,既然上天給了她重活一次的機會,那她就要好好的活著!
文惠離開後,朱敏燕立即開始整合吃透腦中混亂的記憶。
這些記憶太亂了,玉鐲一股腦的灌輸進來,沒有一條清晰的脈絡,朱敏燕只能靠見到某個人或者別人提到某件事她才能想起關於那個人或那件事的相關記憶。
她覺得以這樣的方式恢複記憶實在太過被動,遲早會害死自己。
就比如此次大選這件事,她先前一點兒也沒想起來。
還好這時距離明年大選還有一年的時間,她還可以準備準備,看看怎麼落選。
以她現在的容貌,落選真的不太可能。她這樣出色的容貌除了皇帝,沒有人敢肖想。
天家收羅一切天下最好的東西,朱敏燕現在除了擁有天下第一的容貌之外,還有名氣——有福之名。
這樣的朱敏燕註定了要嫁進皇家,平常人家根本不敢娶。
試問誰敢跟天家搶人?不怕死的就來吧!
可惜朱敏燕還在苦苦思索如何落選,她不知道自己的有福之名早已傳遍京城,天家無論如何都會把她收羅進皇家。
因為只有皇家人才最有福氣,才配擁有天底下最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