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花朵朵一襲白裙逶迤拖地,緩緩坐於琴臺前。
十指纖纖,輕輕撫向瑤琴,三兩下轉軸撥弦,像撫摸最深愛的情人。
琴聲未語,曲調未成,便已三分含情。
隨著她指尖一陣輕撥慢攏,琴聲悠悠飄響,由遠至近,由小到大,聲聲緊扣人們的心絃。
一陣輕柔婉轉的序曲過後,是無比強烈的顫音,一個個激昂的音符撞擊著人們的心扉。
強有力的節奏使臺下眾人感覺彷彿要舞起來似的,突然,隨著一個扣人心絃的雙音,琴聲戛然而止,人們的心也隨之忽然一緊。
大家都緊張兮兮地看著花朵朵,不曉得她接下來會帶給大傢什麼樣的曲調。
在幾秒鐘短暫的停頓過後,那最儒雅最輕柔的琴聲再次響起,隨之一同響起的,還有一陣婉轉動聽的歌聲:
“牡丹牡丹最嬌美,牡丹牡丹最豔麗,陽春開在枝頭上,牡丹牡丹我愛你……”
只見花朵朵櫻唇微啟,如黃鶯出谷般的天籟之音緩緩飄出,她彷彿在用歌聲跟人們講一個關於牡丹花的故事,娓娓道來,悠揚動聽。
這首曲子是花朵朵早期閑來無事時,改編自現代的《玫瑰玫瑰我愛你》,曲調糅合了古風,又兼顧了古琴的特點。
整首曲子活潑俏皮,節奏更為明快,曲風更顯華麗。明快中又顯悠揚,俏皮中兼帶深情,配合著花朵朵那黃鶯出谷般的聲音,更具別樣的風情。
臺下眾人何曾見過如此直白地贊美牡丹的曲目?
這年代表達感情的方式是十分含蓄的,遮遮掩掩,扭扭捏捏,即便是贊美牡丹,也不曾如眼前這首歌曲般,單刀直入、開門見山。
她們習慣了山路十八彎,即便明知道寫這首曲子是為了贊揚牡丹。也只是用盡筆墨去贊美陽光贊美露水贊美春風和春雨,就是隻字不提牡丹如何好牡丹如何可愛。
到得末了才曲風一轉,對牡丹的美麗點到即止。
如此一來,人們只能靠想象,來一一彌補當中的空白。
因此眼前花朵朵這種且彈且唱,彈唱兼顧的表演方式,對眾人來說無疑是極為新奇的。
她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從來不曾想過,原來曲子也可以這樣彈,歌聲也可以這樣唱,感情可以如此直白。直白得讓人無需任何思考,便能輕易感受到歌者的深情。
耳旁琴聲悠悠,如水的琴聲時而舒緩如流泉,時而急越如飛瀑,時而清脆如珠落玉盤,時而低迴如呢喃細語。
只見花朵朵眉眼含情,啟唇繼續婉轉唱道:“牡丹牡丹情意重,牡丹牡丹情意濃,百花叢中最嬌豔。牡丹牡丹我愛你……”
她是如此的俏皮可愛,恍若一隻美麗動人的蝴蝶,在奼紫嫣紅的牡丹叢中翩然起舞,看得場中眾人目不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