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她走下舞臺,記者們蜂擁過去。媽媽站到巨幅的展覽海報前,霍嶼寧也被邀請到這裡,一起接受採訪。
記者們或站或蹲,或斜身,或彎腰,都熱情地將話筒遞到兩人面前,上面貼了各家媒體影片的標簽,有的甚至排成長串,像是花花綠綠的糖葫蘆。
霍嶼寧這邊的話筒似乎更多一些,在他面前繞過大半圈,遠遠地看過去,就像是,中世紀西方的環領大圍兜!
琉璃暗自好笑。
而媽媽時隔二十年再次面對這麼多鏡頭,看上去十分優雅淡定。是應了那些叔叔阿姨粉的話,女神總會是女神,永遠。
琉璃的手臂被佟姨挽過,兩人一起陪外婆去參觀展品。這裡的每件展品她都很瞭解,有時忍不住在一旁作些解說,解說地小心翼翼,擔心外婆會厭煩,後來發現這個想法多餘。老人家的興致超乎了她的預料。
“您好。”
“嗯?”琉璃轉身,有一名記者帶著攝像師走近。“可以採訪一下嗎?”
琉璃瞧了一眼晶晶亮的鏡頭,面上還有一絲慌亂,她嚥了咽口水,“我……”
那記者已經將話筒遞過來。
然而,話筒的身影只在她餘光中閃過,帶動一嗖小風晃動了耳畔的絨發。琉璃呆上兩秒,反應過來,原來不是要採訪她呀。呵呵……有點尷尬。
話筒被遞到外婆的面前。
記者:“您好,請問您是琉璃愛好者嗎?”
外婆:“不算是,我最近才接觸。”
記者:“那您是什麼機緣接觸到琉璃的呢?”
外婆:“因為家裡的年輕人罷。”她將琉璃拉近。“這是我的外孫女。”
琉璃笑盈盈地對著攝像點點頭:對對對,我就是那個“年輕人”。
記者繼續:“您今天過來看展,覺著這裡的琉璃工藝品符合您心中的期待嗎?”
雖是在鏡頭面前有些拘謹,琉璃還是忍不住好奇,將視線移到外婆身上。
外婆:“很不錯。這裡的作品同時具備剔透和質感,而且每件都很有特色。大概就是剛才創始人在臺上講的,和而不同,獨一無二罷。”
“嗯嗯……”琉璃在心裡點點頭。
對面採訪的記者也不住地點頭。琉璃想,她一定不知道面前的這兩位和創始人的關系,媽媽在媒體面前從來都不會提到家世。
外婆繼續:“這其實也很像現在的年輕人,她們喜歡追求創新獨立,不願意被束縛。讓我們這些老古董的想法也不得不跟上。”
琉璃和記者都忍不住笑。
記者:“最後您能介紹一件在今天展覽上最喜歡的琉璃展品嗎?”
外婆指向剛剛看過的展品,“這件吧,不過介紹得讓我外孫女來,她比我更懂。”
記者將話筒遞向琉璃,她這次倒是沒有害羞,“這件展品我也很喜歡,它的名字與樣式十分契合,叫作‘向光飛行’,其實自然界有很多昆蟲是趨光的,這上面的兩排小昆蟲從底部呈螺旋向上飛行,雕刻生動逼真,寓意是追求個人的意志。”
記者採訪完。紅姨走過來,和外婆打過招呼。
紅姨:“我們在對面酒店定了包間,晚上大家一起過來吃飯吧。小璃,你叫上霍先生工作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