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客廳裡,大家分別在沙發上坐下來,茶几上已經擺滿了各種水果和乾果,顯得很豐盛。郝雅娟和李小舟給每個人奉上一杯茶,然後兩家人圍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說點閒話。
到底是春節,氛圍十分融洽和睦,過年期間誰也不願意跟人慪氣爭執,習慣性抱著息事寧人的心態。雖然如此,但是正題一直都沒有人涉及,現在這個時間點也不太適合談論太嚴肅的話題。婚姻大事要真提起來,還是要在飯桌上,當談論到比較合適的話題時再插入比較合適,這樣大家就都不會感到太突兀。
古松的老婆梁仲春關注的焦點其實一直在李小舟身上,可謂是滿眼的滿意與喜歡,怎麼看怎麼順眼,這樣的女孩子才是賢妻良母的首選,暗自佩服丁曉峰選人的眼光。她之前只見過李小舟兩次面,但是印象卻十分的深刻。齊丹她也是見過的,雖然整體感覺還不錯,但談不上特別滿意,也不是特別的喜歡。對比齊丹,李小舟似乎各方面都強出一截。
“李夫人,你們家小舟今年二十五了吧。我第一次見到她就特別的喜歡,知書達理,溫文爾雅,長得又好看,身材還這麼完美,實在是兒媳婦的不二人選。可惜我兒子結婚早,孫子都抱上了,不然無論如何我都要親自登門提親,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娶進家門。”梁仲春目不轉睛看著李小舟說道。
郝雅娟趕緊謙虛地表示:“我這女兒哪裡有古太太說的那麼好,其實毛病也多著呢,都是被我和她爸把她從小寵壞了。從小我們都沒怎麼教她做家務,這麼大的姑娘家了,家務都做不好,炒菜做飯也不熟練,以後嫁到別人家裡,是要被婆家說閒話的。”
“媽,你就不能不當著客人的面揭我的短嘛。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做家務的,我可以慢慢學嘛。反正有些人會做飯,這個就不需要我做得多好了吧。”李小舟一邊說,一邊用眼睛挖丁曉峰,這傢伙說好了來炒菜做飯的,這會兒坐在這裡像塊木頭,也不知道主動去廚房把飯菜做好了,正題還是要在飯桌上談嘛。
“是的,是的。我們家曉峰是廚師出身,飯菜做得可好吃了。你們有口福了,哦,不對,應該說我們都有口福。”梁仲春接過話茬,就打算往正題上牽引。
丁曉峰聽出來了,趕緊站起身,客氣地說道:“李叔,郝阿姨,大哥大嫂,那我去廚房炒菜做飯,今天中午的午餐就由我這個廚子負責了。你們坐著繼續聊天,等著洗手開飯就是了。”
“這怎麼行,曉峰,你快坐下,幾次來家裡做客都是你下廚做飯,我們這當主人的倒成了吃飯的。”郝雅娟趕忙站起身阻攔,雖然她知道丁曉峰是要趁機表現,可是當著古松夫妻的面又讓這個沒過門的女婿下廚,自己都覺得有些難為情。
“沒事沒事,你們坐著就是了,我年輕手腳麻利,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弄好了。做個飯而已,又不是啥重體力勞動,累不著我。”丁曉峰也知道郝雅娟是客氣,誰不願意手插在兜裡等著吃飯更舒服呢。
古松笑了笑,也客氣地說道:“沒事的,讓他去吧,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太客氣,太客氣就生分了。曉峰,你去吧,小舟要是願意搭把手那就再好不過了。”
“好,我去打下手。大哥大嫂,你們也別客氣,吃點水果,一會兒等飯菜做好了,陪我爸媽喝兩杯。過年嘛,放鬆放鬆,你們上門做客,讓你們吃好喝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那,我們去廚房忙了,你們繼續聊。”李小舟站起身,拉著丁曉峰離開大廳,來到廚房。
大家都很清楚,接下來古松夫婦和李明山夫婦的聊天內容必然要涉及他們兩人,自己在場有些話還是不太好出口的。
一個人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首先要照顧到別人的情緒,製造寬鬆合適的氛圍,這就是眼力價,也可以理解為情商。情商這東西,有些人天生是沒有的,但後天可以培養。這就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這被廣義理解為家教,或者叫家學。
“小舟這孩子,我是真心喜歡得不得了。我家是沒希望了,不過呢,我小弟丁曉峰和你們家小舟倒是情投意合,十分的般配。雖說曉峰不是我們古家的直系血親,可我們古家認了這門親,他就是我們古家的人。古家不僅要把時代傳承的祖業交給他來看管,還要培養他做一個成功優秀的企業家,為他培養後人,以後他們的後人,也是我們古家的親人血脈。”
梁仲春一語雙關地說道,潛臺詞是丁曉峰的原生家庭的確配不上李家,可是他們古家是配得上的,從各方面綜合條件來說,甚至還要比李家好一些。
這話李明山夫婦自然是聽得懂,兩人對視一眼,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上次古墨軒登門提親,他們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情願,認為門不當戶不對的,家事太不匹配了。這次古松夫婦來說和,那就是給丁曉峰再加持,兩家基本上旗鼓相當了。
如今唯一讓他們心存顧慮的是,丁曉峰身上到底有多少原生家庭的烙印,這種習性是家庭潛移默化的,很難根除掉。家世顯赫,家教良好的人家,最看重的其實反而是門戶,以及原生家庭留下來的烙印。
門不當戶不對,家庭出身帶來的習性是伴隨一生的,平時不明顯,可真的在一起過日子就原形畢現了。什麼人找什麼人,臭魚找爛蝦,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有臭味相投才能和諧共處,習性差異太大必然是矛盾重重,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曉峰還是很不錯的,我們也比較喜歡。之前古老親自來過一趟,也提起了這件事。我們的意思呢,孩子們長大了,他們的事情我們只能做參謀,歸根結底還是要看他們本人的態度。他們如果真心相愛,彼此成就,那確實不失為一段佳話。”李明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