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見比賽的時間快到了,穆子期趕緊換上方便的服裝,準備上崗。季無病見狀,也跟著出去,他是不能上場,不過可以在旁邊鼓勁啊。
生活中不只有學習,還有玩樂。學校對此也是支援的。
穆子期見狀,等摸熟地頭,就去操練場練習射箭和打拳,要不是環境發生改變,他以為自己依然在上高中。
上了大學後沒有意料中的享樂,大家都在努力,他自然也不能懈怠。
等到十一月底,穆子期進入研究所已經一個多月。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觀察,他總算掌握了研發的進度,知道腳踏車早已被發明出來,如今處於改進階段。
這天下午,第五代腳踏車組裝成功,所有人都興奮不已,除了年紀大的蔡教授,其他人都一一嘗試過騎車,穆子期也不例外,他是最後一個騎車的人。
研發小組包括穆子期在內一共有十五人,這些人不是從頭到尾固定的,中間有人進,有人出。人數算是少的,主要是研究所要研究的事情太多了,沒有這麼多人手。
穆子期第一次這麼興奮,這可是腳踏車啊!看它的式樣和前世的腳踏車已經非常接近,雖然有些零件是用木頭做的,可依舊讓他感到倍感親切。要不是這輛腳踏車是實驗品,他恨不得把它騎回家裡。
哈哈,想到以後騎車出行,不用再坐牛車或馬車,穆子期做夢都要笑醒。
“這是第五次了吧?我認為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了,你們看,不用馬和牛來使力,又輕便又好用,速度也快,在軍中裝備也行,可以提高咱們的行軍速度,可之前就是沒有達到陛下的要求。唉,你們說,陛下到底想要什麼樣的腳踏車?”有個研究員苦惱地問道。
穆子期對這輛腳踏車愛不釋手,他沿著院子騎著繞了一圈回來後,聽到這句話,不假思索地回答:“陛下當然想要咱們的腳踏車能上坡和下坡,轉向靈敏,不用出太多的力氣來踩,能批次生産,結實堅固,能承受一定的重量。最要緊的是,要百姓容易學。當然,最好輪胎是用橡膠做的,要不然太過顛簸,人騎在上面不好受。”
穆子期看著實木做的輪胎,想到剛才的顛簸,心裡話就脫口而出。
“第一個問題,我覺得這個轉向裝置還不夠靈敏,另一個問題是這個鏈條驅動容易出問題,你們看我才騎走不到一炷香,中間就出了兩次問題。”見在場的人神情驚異地看著自己,穆子期幹脆繼續說下去。
這段時間的相處讓他明白,在場的人雖然性格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比較好說話的人,對自己也十分關愛,還一個勁地勸說他轉專業,認為他待在管理學專業是浪費。
所以在這一刻,他幹脆實話實說。
“不錯,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蔡教授朝他鼓勵地笑笑。他大約五十多歲,面容普通,身材矮小幹瘦,一雙眼睛卻看起來很是銳利和精神,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老人。
江湖傳言,蔡教授是皇帝在南洋收下的第三批學生,是真正的天子門生。不過沒有人找他證實過,所以一直是傳言。
“我說完了。”穆子期搖搖頭。
“你們呢?再說一下,這輛腳踏車還有什麼不足?”蔡教授點點頭,再問其他人。
在場的人相互看了一眼,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言論。受穆子期的影響,一時之間,竟然真找出了許多小問題。
蔡教授聽完大家的表述,微微頷首,朝穆子期看去,吩咐道:“子期,你來記錄這次發現的問題,明天再把材料交給我。”
“好的,教授。”穆子期朗聲應道。
既然發現了問題,這一輛新出的腳踏車自然不能呈現給陛下,大家只能再次抓緊時間投入到繁忙的研發當中。
令穆子期高興的是,不知道是人手不足還是他運氣好,這次的研發他能加入其中,蔡教授認為他思路廣,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說不定能啟發他們。
就算不能幫上大忙,但能參與到這件事,穆子期已經非常滿足了。
話說回來,不害臊地說,世界上還有誰的思路比他更接近三位穿越大佬呢。
穆子期再次發現,除了學習上開有金手指之外,可能他的另一個金手指就表現在這裡了。
時間如流水,不急不緩地流淌。十一月底,天氣越發寒冷,本來應該有十天假的,可因為研發組的事,穆子期沒有回家。
轉念一想,還有半個月就能放假,不回去也沒關系。
很快,在即將進行大學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時,穆子期收到了書坊的銀票,知道自己寫的輔導書已經出版上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