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待會就切點薑片用瓦罐熬骨頭湯,等你們下工回來就能喝了。”怎麼熬製骨頭湯她在林縣的時候專門請教過妯娌,老葉氏覺得自己的手藝很能拿得出手。
眾人連連點頭,穆子期把集市上的事大概說了一下,讓大夥兒聽得津津有味。
老葉氏聽到母雞的價格那麼貴,有些心疼。
“大郎,先不說了,我給你留了飯,你先吃。”老葉氏打斷穆子清的問話。
瑞珠則看著雞籠雙眼放光:“以後這雞晚上就放在門口,可不能讓別人偷了。”
“是呀,我給它們挖野菜吃。”穆圓圓忙介面道。
陳香拿起柴刀,笑道:“我現在就去山上砍幾根竹子把門前這塊地圍起來,幾只雞而已,可以放養在圈子裡,晚上再捉回雞籠。”
穆子期點點頭,他讓穆子清把自己幫忙買的東西送到劉家,自己則洗了把臉,這才從鍋裡端起飯菜開始用飯。
果然,老葉氏說到做到,今天中午的米飯真的放有幾片油汪汪的臘肉,要不是今天早上他吃過肉包子,現在肯定是狼吞虎嚥了。
日子如流水般在不緊不慢地流淌,家裡多了一隻母雞後,只要雞下蛋,他們總能喝到一小碗雞蛋野菜湯,算是聊勝於無。
穆子期把自家的地除完草、找出石塊,就請了村裡的許大爺教他和陳香犁地。等學會後,他們倆就幾乎日夜長在地裡埋頭苦幹。因為他聽鎮上的農官說過,黃豆現在再不播種就會影響今後的收成。
陳香趕牛犁地,他拎著鋤頭跟在後面,把翻起來的土塊敲碎,等整累了,兩人又換回來。如此這般做下來,每天不弄到精疲力盡是不回家的。有時牛罷工,他們還得哄著。
兩人在耕翻後還得作壟,只好把種豆的事交給瑞珠和穆子清。他們請教過村長,知道先挖淺坑,再撒豆種,然後埋上一層淺淺的土,最後還得在土裡撒上一層草木灰。
忙完穆家的六畝地還不行,還有陳香的三畝呢。就這樣,別人家還對他們家羨慕得緊,畢竟家裡的這頭牛幫了大忙。就連劉延知在用牛耕地時都感嘆道:“有頭牛實在是方便,早知道在港口我咬咬牙就買下了。”也不用現在等別家的牛來使用。
他後悔得很,這才叫砍柴不誤磨刀工。看現在穆家的小日子過得多好,在忙完地裡的活後,他們家的牛還可以到鎮上去拉磚。要不是穆家愛惜牛,在空閑時間肯定能把牛租出去賺錢。
穆子期聞言,只能笑道:“你這算什麼後悔?我奶奶那才叫後悔呢,她老人家每次看著家裡的銀錢慢慢減少,只好拿著那張再也兌換不了的銀票長籲短嘆,說後悔當初沒有聽我的話,早早準備好逃荒的事。不說別的,單是把銀子從錢莊裡兌出來,咱們那天晚上逃跑時也許還能拿多兩個銀錠呢。”
“安寧縣承平已久,誰會想到它會城破?”劉延知覺得老葉氏不信穆子期的話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那時的穆子期才十歲出頭,且穆家是官家,自認為是最安全的,而且訊息靈通,總覺得還有時間準備,誰曉得一切都發生得猝不及防。
“我家當初也帶了不少細軟上路,可一路奔逃,好多東西都不知落在哪裡去了。”劉延知說到這裡,頓了頓,嘆道,“哎,說這麼多沒用,咱們能逃出來,現在坐在這裡聊天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他想到父母的屍骨,當時他們逃得太急,後來也不敢回去收斂屍體,也許父母的屍身已經被人或野狗……
不能想了!劉延知摸摸胸骨,決定等朝廷打到那邊,自己一定要去尋找父母的屍骨,免得餘生不安。
兩人正在閑聊呢,旁邊走過的村民看到穆家正在吃草的牛,再次感嘆有牛就是方便。
穆子期抿嘴一笑,的確,有牛是方便,可起早貪黑在地裡忙活,就算有牛他同樣覺得累啊,所幸也就這幾天,要不然他真的覺得自己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他覺得自己不能把種田作為自己未來的方向,這項工作實在不適合怕苦怕累的自己,他現在祈禱鎮上的學堂快點建起來,他一定會好好學習,考個功名,啊不,是文憑出來,爭取跳出農門。
幸好現在他們家的春耕總算結束了。接下來,家裡的重點就放在新房子的建造上。
剛一開始,郝村長原本的計劃是讓村裡的三十戶人家蓋一模一樣的房子,分成兩列,面對面,然後在村頭村尾加個大門,這樣晚上門一關,野獸、賊人都進不來,安全性大增。
穆子期等人原本是沒有意見的,雖然這樣會和左鄰右舍捱得近,但為了安全也就忍了。結果郝村長和村民們一交流,發現大家的想法都不同。
家庭經濟條件不同,想法不同,想要建一樣的房子總會委屈其中一部分人。
再說了,萬一以後有人富裕了想把老房子推倒重建呢?難不成還得另選地方?
最重要的是,目前芙蓉鎮境內根本沒有發現有什麼賊人,在軍隊掃蕩一遍又一遍後,現在安全得很,堪稱路不拾遺。
那些賊人也不傻,早在分地的政策出來,他們就紛紛下山從良了,死硬不改的不是在深山裡做野人,就是腦袋成為軍隊的戰績。
至於野獸?起碼穆子期搬來清溪村住這麼久,沒發現有野獸下村傷人。
說這麼多是因為郝村長在計劃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在徵求大家的意見後,村裡現在決定大體按照規劃來建房,中間要留出讓路人行走的地方,然後在自己的地盤上想蓋多少間就多少間,村長就不管了。
穆子期覺得自家有一畝地可以蓋,想想前世他家的單鋪面,再看看這算是寬敞的土地,他興奮極了。不單單是他興奮,全家人都很興奮,建房前單是為了房子的朝向就吵了半天。當然,最終還是穆子期和老葉氏拿主意。
等村長把全村的戶籍辦下來後,穆子期就立馬到大夏錢莊辦理借貸,借的是最高額七兩銀子,這樣每月只需還月息二十一文錢。
緊接著,在村裡其他人還在田裡插秧時,他們家就請了鎮上的建房隊來幫忙建房。這建房隊是一些比他們來得早的村民組成的,他們一般是同一個村的人,在一個會建房的領隊帶領下,在各個村幫忙建房,不用幫他們準備飯食,只需自己出工料,再給他們工錢就行,十分方便,就是錢花多了點。
穆子期打聽過這隊人的手藝不錯,要不是他們家建房時間快,以後不一定能請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