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安安、蘇茜茜則是轉入前往蘭蒂斯的太空梭。
蘭蒂斯?
前不久看到的一本火星地理,蘭蒂斯城是火星精神念師的聖地,又被稱為魔法師的天空聖城。
蘭蒂斯建造於兩百二十年前,由名為“天空會”的科學家組織建造。
這座城市分為上中下三層。
其中,最上層是浮空島。
中層是環形懸浮城。
底層是居住著2億民眾的超級大城。
凡是去過蘭蒂斯的人,沒有一人不被這座城市所震撼。
“總有一天,魔法會重回這片宇宙。”
這句話是天空會第一任會長蘭蒂斯所說,刻在蘭蒂斯城的天空廣場六人雕像前。
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徐楓收回念頭,透過窗戶看向不遠處紅色的天空,紅色的大地,火星!
火星看起來很紅,自從有人類的足跡以來,綠色開始征服整個世界。
和地球的生命進化類似,火星複蘇以來最常見的植物是草。
這草又是最能頑強生長的蕨類。
根據火星地理的敘述,四百多年前,有位瘋狂的科學家尼古拉斯用他的生態艙建擴建成一個ei xing的生態基地。
這個基地整整運轉了一百多年,至今那裡已成為聖地。
後來,尼古拉斯被一個新生宗教奉為神祇供奉。
生態基地建造成功。
但尼古拉斯的結局並不怎麼美好。
和許多宗教經典記載的一樣,身為“聖人”的他研究成功被人竊取,本人也被關在這個生態基地裡活活地餓死。
尼古拉斯留下一些研究手稿,他在地球北極圈、南極圈發現了一些耐寒苔蘚,又在赤道找到一些耐旱耐高溫的苔蘚。
經過基因剪輯技術,令這些苔蘚定向突變,就演化出現在覆蓋火星大部分地區的雪苔。
雪苔,並不是白色的苔蘚,它的葉片類似於雪花,非常的美。
一百年前有位姓蘇的文學大師寫了一篇《雪苔》。
這篇文章一出來就成為各國必讀的課文,華夏國的學生印象特別深刻,課文的後面有一句“背誦全文”。
地球前身在背誦《雪苔》時聲情並茂,當時還參加了東海市小學生朗誦大賽,雖然沒得什麼大獎,但參賽處的食堂飯菜超級好吃。
“誒,前身也是個吃貨。”
徐楓笑笑,翻開面前的書。
從空間站抵達艾爾之光,大概還有兩小時可以用來看書。
“歡迎來到火星!”
短xin hao碼依舊不顯示,發簡訊的自然是李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