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姆開團是不如牛頭。”主播認真分析,“但是有盲僧在,根本不用擔心沒人開團。”
“你說盲僧是後選的?”主播無語道,“ycg放盲僧的時候肯定知道tpg會搶盲僧,人家是職業隊伍,會不知道這點?”
主播說話的時候,雙方陣容都選定了。<101nove.g:
上路慎、中路發條、打野男刀、adc伊爾瑞爾、輔助卡爾瑪。
tpg:
上路皇子、中路辛德拉、打野盲僧、adc維魯斯、輔助風女。
主播:“好久沒看到風女了,曾經的輔助一姐啊。”
“不過tpg這個陣容拿風女最好,說實話,ycg既然上路拿了慎,輔助不如拿個能開團的。”
“你們之前不還說tpg開團不行嗎?人家補了一手皇子。”
“那邊的陣容更好?非要我說的話,前中期肯定是tpg佔優,後期就是ycg了,後期男刀可以一套秒掉c位,發條有團控,卡爾瑪能提供全隊整體加速和套盾。”
“不過tpg現在很少打能拖到大後期的局,除非他們自己拿了大後期陣容願意往後拖。”主播摸了摸下巴,“tpg厲害的是運營,你有一點小失誤被tpg抓住了,立刻就能被他們滾出大雪球,上一局不就是嗎?”
<101nove.g這局能不能往後拖吧。”
“是啊,我也不喜歡打大後期的隊伍。”主播,“我覺得就是膽子小,想靠後期一波定勝負,不敢去承擔前期進攻的風險。”
作為觀眾,雖然知道往後拖是戰術,但也確實很缺乏觀賞性——誰想看兩個隊伍烏龜似的各自發育然後就等五分鐘高光啊!
觀眾的時間也是很值錢的好不好?
觀眾更喜歡進攻性強的隊伍,不管打得怎麼樣,起碼很好看啊。
大家都喜歡看打架。
如果這個進攻性強的隊伍能更穩重一點,多贏幾局,吸粉的速度就快得多。
一進入遊戲,許維就先說:“這局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吧?”
面對以男刀為核心的陣容,他們不僅不能讓男刀做到事,還必須想盡千方百計去遏制男刀的發育。
馮垣:“知道。”
對付男刀的方式說到底也就只有一個——讓他沒辦法抓人。
別的打野就算抓不到人,也能靠刷野發育在團戰裡發揮作用。
但男刀想在團戰裡發揮作用就必須要能秒掉c位,而一旦他裝備無法領先,秒不掉人,那就等於廢了。
放眼對線,雙方都很默契的沒有一級團。
辛德拉打發條,兩代球女的對決,不僅觀眾,解說也很興奮。
在辛德拉上線之前,球女這個稱呼是屬於發條,球女上線後,帶著三個球的辛德拉很快搶走了這個外號,從此發條就只是發條了。
發條的粉絲們很不滿!
明明是我們先的!
“發條打辛德拉,前期還是辛德拉優勢更大。”解說,“雖然辛德拉是打爆發的,但前期有控制的辛德拉,給發條的威脅比發條給辛德拉的威脅大得多。”
辛德拉和發條一樣,所有傷害都在球上,但發條的球和英雄本體是互相獨立的,而辛德拉的球其實是英雄的一部分,可以憑空召喚。
這麼一看,似乎是辛德拉更靈活,更容易剋制發條。
“不過辛德拉想殺發條還是挺難的。”主播,“而且辛德拉放q的動作很明顯,發條走位好的話,躲技能很簡單。”
彈幕:“我覺得發條的走位好不到哪兒去。”
“上路瑞茲的頭都快錘爆了。”
“許維預判能力比發條強多了,我覺得許維躲發條的球簡單,發條躲許維的球就難了。”
主播不置可否。
他自己也覺得中路發條很難從辛德拉手上佔到便宜。
前期發條的藍量消耗比辛德拉快得多,最多用q消耗或補兵,用的時候很少,不然幾個下去,藍量就要見底了。
辛德拉的續航就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