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後的數學家朝這座數學高山發起攻擊,利用群論中的對稱群作用,最佳化了多為篩法的權重分配將這個數字縮小到600。
這些解析數論與代數數論相結合的方式,本質是將素數的統計性規律與代數對稱性結構相融合,雖然沒有解決孿生素數猜想,但也推動了素數間隔的研究。
蕭凝的方法採用了更深刻的代數構造和解析工具,利用函式與模形式的相互作用,更準確地捕捉到了孿生素數地分佈規模。
葉淮感受著她的狂喜,任由她發洩。
兩人全程合作,葉淮只聽她的思路,就能感覺到是成功了。
“恭喜你,第一篇論文有了。”葉淮道。
狂喜之後,蕭凝又有些難以置信。
“你好好看看,我有沒有算錯和論證上的邏輯問題。”
葉淮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其中疑問處,蕭凝在一邊解答。
“你是對的。”葉淮道,“論文你想好投哪了嗎?”
思路走通,撰寫論文都是小事。
蕭凝頂多因為第一次寫有點生疏,但內容為重,想必哪個期刊都不會拒絕這篇文章。
“《數學年刊》。”蕭凝毫不猶豫道。
她要追隨師兄的步伐。
葉淮點頭,扶額自言自語道:“我要加把勁了。”
課題到後期,孿生素數猜想與波利尼亞克猜想雖然同為素數分佈規律問題,但解決辦法顯然不一致。
兩人分頭行動,由蕭凝負責前者,葉淮負責後者。
雖然原因是後者難度稍高,但蕭凝接觸這個課題才多久,她甚至沒有學完本科課程。
葉淮緊迫感頓生,好在蕭凝的證明又給了他開拓了新想法。
葉淮為波利尼亞克猜想收尾時,蕭凝寫好了論文。
“提一提修改意見?”
葉淮看完題目,就看到作者:
葉淮、蕭凝。
“你是二作?”葉淮蹙眉,“最後的問題是你自己解決的,你是一作。”
蕭凝敲敲桌子,一本正經道:“課題是師兄你的,前期工作都是你在做,後面也是一起合作推進,我是最後靈光一現撿到便宜,不幹忘恩負義的事。”
“沖刺終點線的是冠軍,中途領先的階段性勝利不算。”葉淮道,“更何況在我們分別研究的時候,我就有預料不等我解決,你就能完成。”
只是沒料到會這麼快。
“孿生素數猜想的論文一作是你,你若是實在不好意思,我可以是二作。”
見蕭凝還想反駁,葉淮將筆記本推給她看。
“波利尼亞克猜想我要完成了,你是二作,很公平。”
“不用覺得對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