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淮一心二用地完成了大半戲份。
隨著戲份的推進,葉淮慢慢感覺摸到了演戲的門檻。
一開始他處理角色,更多憑借的是直覺。
抑或是說對系統空間真實經歷的模仿。
這不能說不好,畢竟葉淮這也是貨真價實地體驗過。
可是難免有些生硬。
不過到了後面,葉淮將體驗與技巧融合,明顯得心應手起來,表演也更加從容。
葉淮作為當事人不覺得如何,畢竟自己是有金手指的人。
因著經常跟著導演探討戲份,葉淮還指出了一些場景佈置上的問題。
一來二去,兩人關系也親近起來。
不過越親近,金朋舉這個局外人越察覺出葉淮天賦的可怕。
“這種天賦,要是能一直用心雕琢演技,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金朋舉不止一次地跟老搭檔說過。
朱蘊聽得耳朵都要出繭子了,“那你還不抓緊機會,簽下人家下一部戲。”
這要是火了,就不是這個價了,檔期也不好談。
“你當我沒說過。”說到這金朋舉就悔恨地拍大腿,“人家接下來的檔期沒了。”
早知道他就不該猶豫。
沒人投資他自掏錢包也行啊。
“檔期滿了?”朱蘊很是詫異,“比你的劇組還靠譜?”
金朋舉嘆了口氣,“他經紀人給他接了檔綜藝。”
“綜藝?”
朱蘊皺眉,“這不是消耗他的靈氣嘛。”
紀溪給葉淮接檔的綜藝是一檔音樂創作的綜藝。
這檔綜藝是網綜,平臺推出的新節目。
節目的製作人梅逖年紀輕輕就履歷豐富,大熱的真人秀節目也參加過不少,不過都是副手。
這次是她第一次當掌舵人,看好的人很少。
“人總將平臺的能力或者風口的運氣當成自己的能力。”
自以為理中客的業內人士如此勸她。
梅逖卻不甘心。
紀溪因為端陽參加過梅逖的節目而認識了她,熟悉後成了朋友。
兩人同為野心勃勃的人,又知道對方的能力,於是一拍即合,有了這檔《我是創作人》的綜藝。
金朋舉眼見不能將葉淮薅進自己的劇組,打著物盡其用的主意,“你既然會唱歌,給我們劇組唱個ost吧。”
朱蘊也起鬨,“好好創作一首,爭取比我們劇還要火。”
葉淮知道兩人是在提攜他,金導的劇組不可能找不到合適的歌曲。
“那我們葉淮壓力有些大了。”紀溪恰好在劇組接洽行程,立馬接話道:“金導和朱老師強強聯合,能比您的劇火也太難了。”
“不過我們葉淮會努力的,他是個全能藝人,端陽的新專輯裡面就有一首葉淮的歌,他還會古琴、笛子、蕭,還有好多樂器,您能用上就叫我們。”
紀溪捧場的同時,不忘宣傳葉淮。
葉淮在一邊看著經紀人表演,心中嘀咕道:“我什麼時候說的會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