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圈半下來,韓予望跟第二名拉開了挺長一段距離,快到終點的時候越來越快,遠遠地把後面的人甩在身後,他沖過終點線後,9班有人過來扶他,有人遞水,解憂一直看著他慢慢走遠平複呼吸,又做了充分的拉伸。
裁判報了成績,他跑了9分30秒,哪怕高中的體育課強度不高,也和初中那會兒差不多。
解憂舉著照相機,按下快門,和以前一樣記錄下他的青春。
她把鏡頭對著自己,在他拿獎牌的背影也在鏡頭裡的時候,定格下這個瞬間。
這樣,就像他和她合照了一樣。
高一的時候,每一節40分鐘的課都覺得十分漫長,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度過了一個學期。
[年年,你要選哪一科啊?]
蘇桐偶爾在微信中聊起分科的事。
解憂很瞭解自己,初中開始她就完全是個地理廢,只是初中地理不計入總分,才讓她逃過一劫。
對於物理與化學兩科,她越來越有心無力了,生物倒是學得下去。
韻城的“3+1+2”政策同傳統的文理分科區別不大,下學期韻高將要開設17個物理班,5個歷史班,選物理顯然是大趨勢。
但為了總分最大化,她打算揚長避短,進歷史類班級,再選政治、生物兩個小科。
還記得她頭一次跟老師聊起自己選科的時候,科任老師還笑話她:“你選的都是些省事兒的科目。”
“不是這樣的,”解憂並不認同老師的話,她很認真地道:“文科要學好也不輕松。”
解憂:[我打算選歷政生。]
蘇桐依然走上“老路”:[我還是全理。]
解憂多問了一句:[你們班,很多人選理嗎?]
蘇桐:[還好啦,也有說去文科的。]
這樣看來,他大概是不會選文了。
[特別是數學好的,很吃香。]
解憂對此深以為然,確定選科後,她學習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就是數學了。
[兄弟萌,還活著嗎!下學期選啥課啊?]簡熠在群裡發訊息。
[還用說嗎,全理。]陳棟秒回。
[加一。]簡熠發。
簡熠:[你呢?拿什麼拯救中二病 ]
韓予望:[歷生政。]
陳棟開始犯賤:[汪汪你走了我們怎麼辦......[爆哭][爆哭]]
韓予望斷情絕愛:[你們倆活寶湊一對得了。]
陳棟:[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你卻不能有姓名[小醜][星星眼]]
[鐵子,你怎麼突然要轉文?]簡熠尊重但不理解。
韓予望回得很正經:[純興趣,我對理科不感冒,之前只是為了應試。]
[我想,文科才是我熱愛的。]
簡熠:[好嘞,哥們以後還上你們班找你打球。]
解憂揹著書包,抱著一大摞書,走過去9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