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頭戴黃巾,因此又被稱作黃巾軍。
一月之間,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陷入戰火之中。
黃巾軍來勢洶洶,一路攻破了許多城池,還殺害了不少官吏。
朝廷見形勢危急,便命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定叛亂。
這下子地方官員合法擁有了兵權,全部都開始招兵買馬,亂世就此拉開序幕。
面對這樣的局面,雲遙感到了一絲興奮。
等了這麼久,終於開局了。
她在各縣招募兵馬,很快就招到了數千人。
不過這個數量和黃巾軍比起來,還是不夠看。
由於她的治所今年豐收,所以黃巾軍分配了最多的兵力來攻打,大約有一萬之眾。
荀彧的建議是固守不出,先消耗他們,等到敵疲之際再一舉擊潰。
雲遙聽從了他的建議,身披鎧甲,親自帶兵守城,敢有退者,殺無赦。
此時東郡已陷入戰火之中,城牆之上被敵軍搭了雲梯,密密麻麻地往上爬。
每上來一個,就殺一個,地上全是血跡和屍體。
一波守軍死了,很快又替換新的,就這樣無止境地廝殺下去。
待到黃昏之時,敵方終於鳴金收兵。
雲遙命人抬來了一箱又一箱的錢,發放給士兵。
至於那些死者,全部記錄在冊,將撫卹金髮給家屬。
一瞬間,士兵們爆發了強烈的鬥志,誓死守城。
身為將帥,不一定多麼武功高強,最重要的是懂得凝聚人心。
連續十日之後,敵軍的攻勢漸漸顯露疲態,並且似乎起了內訌。
雲遙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若是能趁夜突襲,敵軍必然潰敗。
於是她問了一下荀彧的意見:“文若以為如何?”
荀彧表示不可。
雲遙便放棄了,主打一個聽勸。
果不其然,賊兵只是假裝懈怠,誘他們出城,見他們不上當,就又繼續猛烈攻城。
又過了半個月,敵軍的勢頭再次衰落,每次攻城不到半日就會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