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一定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蛇鐲在白天也發揮作用。
經過一番研究,鄭和發現了黃金蛇鐲的秘密。
這下子最後的阻礙也沒有了,一想到可以回家,文物們都興高采烈。
只有敘利亞的文物道:“恭喜你們,可是我無處可去了。”
文物們頓時一片沉默。
這時鄭和道:“你們可以去中國暫住,等到你們的國家從戰火中重生,再送你們回家。”
印度石碑道:“沒錯,相信鄭大人!”
文物們紛紛附和。
它們都相信,中國是一個可以託付的國家。
在一片交口稱讚中,敘利亞文物決定去中國。
第二天,當太陽昇起的時候,博物館裡一大批外國文物消失了,此事在全球引起了震動,堪稱世紀最大盜竊案。
與此同時,一艘明代的船從英國出發,駛向了海對岸。
時隔六百多年,鄭和再一次開啟了他的航行。
這一次,是帶著所有的文物回家。
......................................................................
一個月後,印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發現館內一夜之間多出了許多文物。
每個人都目瞪口呆,不可思議。
經過調查之後發現,這些文物竟然是流落到大英博物館的那一批。
同樣的事情在無數國家上演,在網上引發熱議。
大英博物館表示這是一起國際盜竊案,希望各國配合調查。
網民們則認為這是一個具有俠客精神的組織,紛紛發帖支援。
......................................................................
當送完最後一批文物後,鄭和再次駕駛著船隻,駛向了西洋。
海風徐徐,他的心也被吹了起來,無限歡欣。
他是來赴約的,儘管已經遲到了六百多年。
漸漸地,船隻駛入了熟悉的海域,鮮紅的大明旗幟在風中飄揚。
過了一會兒,一道宛如天籟的歌聲響起,歡迎他的到來。
這聲音穿越了漫長的歲月,一如往昔。
看著礁石上的那道身影,石像笑道:“我給你帶來了煙花。”
堅硬的面容上帶著柔軟的笑,像他,卻不是他。
真正的他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石像卻因為被賦予了他的名字,代替他完成了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