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鎮元子聞言一驚,旋即看到周禹眼裡的迷茫之色,頓時大笑,“你啊你,還是太急躁了!就陣營而言,你完全沒有必要如此彷徨失措!”
“此話怎講?”周禹精神一振,目光熠熠的看著鎮元子,此刻,他很需要長者的指點。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莫不經歷艱難、困苦、折磨!昔年殷商之劫時,武王代天伐紂,順應天時民意,表面上看是王朝更疊,仁人誅無道之君!但實際上不過是道門中的闡教和截教爭奪道統與氣運而已!在那一場天地大劫之中,闡教助西岐,截教保殷商,周小友,你說說這兩教孰對孰錯?”鎮元子卻轉而談起了封神之劫,目光淡然的看著周禹。
周禹不明白鎮元子為何說起此事,但相信鎮元子不會無的放矢,想了想,遂答道:“看其表,闡教順天應人,以仁義之師誅不義之君,當為正義!但若是看實質,二教乃是為維護門下弟子與道統而爭,無對無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都是對的!若是再往深處看,闡教者,闡明,更重根正苗紅,門下弟子無一都是上上之選!截教者,擷取一線生機,有教無類!兩教的教義截然相反,各有說辭,更難以說對錯!”
鎮元子含笑點頭,“周小友看的很清楚,也很深刻!沒錯,說到底便是大道之爭,理念之爭!不存在對錯,無所謂正反!如此來說,周小友你可明白了?”
周禹聞言,腦海中如同閃電劈過,一掃疑惑霧霾,大道之爭,理念之爭!放到如今的天庭和牛魔王之間,可不就是如此麼!
表象之下,實質便是如此!天庭乃是正統,而妖怪則是旁門,在上古封神之劫中,何來妖怪之名?
所謂的靈牙仙、虯首仙,一個個雖是妖族,但皆是練氣士,這就是大道之下無族群,世界之中皆生靈!
封神之劫結果截教一戰而敗,萬仙來朝的局面不複出現,從此正統建立,妖怪之名生焉!
在如今的爭鬥之中,自己可不就與牛魔王一樣,是新生代,想要從固有的正統天庭鎮壓下殺出一條血路,得到晉升資源,可不就是天庭眼裡的異類!
大道三千,誰說上天庭便是正果,誰說進佛門便是修成正果?
人族聖母女媧娘娘傳說乃是人首蛇身,鎮元子大仙據說本體與人參果樹有著密切關系,此為先天神魔,若是按照人形之外便是妖怪,豈不是說滿天神佛大半都是妖怪?
況且人首蛇身,可不就是道麼!這是真正的近道之體!
無論妖族人族,無論異端正統,所有的修煉者目標都是為了至高無上的超脫,道路之爭,哪有什麼對錯,除了傳說中的道祖,還有誰有資格判定對錯?
周禹心中頓時一清,先前的躊躇一掃而空,雙眼清明,神色坦然,直到此刻,周禹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唯我獨尊!
真正的我外無物,我外無道,我就是道,我就是我!
修行即是修心,地球上有先賢曾言,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管他什麼人妖殊途,管他什麼流言蜚語,管他們是非對錯,在修煉這條路上,有的只有道路理念的差別,無所謂對錯!
幫牛魔王是償還變數因果,因果清而心明,心明而念達,如此而已,僅此而已!
“多謝大仙指點迷津,若不然,小子還無法堪破魔障,甚至心境不穩,聖主之路從此而止!”周禹誠心誠意謝道,這就是有大能指點的好處啊,若非鎮元子指點,卻不知周禹何時才能從狹小的格局中跳出來。
地仙界已經不是凡界,地仙界的妖族也和凡界妖族不同,自身修為也今非昔比,若是一直執著於當初的人族與妖族大戰而不得解脫,又有什麼資格探索無上的境界?
鎮元子笑眯眯的接受了周禹的謝意,旋即悠然道:“你也不必太過在意!聖主與先前的境界完全不同,如果說人仙與凡俗之間是雲泥般的差別,聖主與天仙之間同樣如此,聖主諸天萬界唯一這你是知道的,那也應該知道諸天萬界之中,自身的其他他我烙印並非都是人族,若是執著於種族之見,又如何能夠成為融合他我,化為自我呢?通往聖主級,之所以要構建聯系,點化他我,融於自身,便是要視之如一,無高低,無貧賤,無人與妖之別,無男與女之限,這才是點化他我真正的意義所在!這些原本隨著你點化他我越多,便能逐漸的體悟,老道不過是將窗戶紙點破而已……”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周禹心頭升起一股明悟,對鎮元子感激不已,鎮元子雖說只是點破了窗戶紙,但對自己而言勝過苦修百年,若非如此,自己還不知要多走多少冤枉路才能堪破這一點!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我曾聽聞一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如今方才明白其中的微言大義。”周禹感慨道,他前世在地球上對這句話很熟,甚至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不會陌生,但真正能三省吾身的又有幾個?若是自己早點自省己心,又何來如今的困惑。
鎮元子聞言一怔,默默地體悟著這句話中的含義,忽然撫掌大笑,“好!好!好!嘗聞南瞻部洲殷商之後,兩周前後,東周紛亂之時有聖賢生之,此言當是孔丘所言,仁人之風,如聞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