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神策軍軍營後,鐵世雄一邊親自打起聚將鼓,一邊命人備馬,就在全軍尚未集結完畢之時,鐵世雄已經點夠了一萬精兵,然後一馬當先,奔出軍營,向南方疾馳而去。
“報!稟大帥,剛才城東大營有一隊軍馬沖出,直奔南方而去!”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四位兵馬副帥不由同時驚呼,這也太快了吧,我們幾人也就剛從皇宮走到軍機處,這才多少時間?鐵世雄居然率領神策軍出發了。雖然神策軍是以速度見長,但也沒有快到這種程度吧!
軍機處,顧名思義,乃是武官商量軍機大事的地方,每天早朝過後,包括四大副帥在內的所有武官,都會回到這裡,繼續商議軍中事宜。
現在,眾武官才剛進入軍機處,還沒有開始商議今天的軍事,一個哨兵便前來稟報了最新軍情,而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包括四大副帥在內,都感覺這次事情恐怕大條了,應該會有大事發生。
“這麼快!難道是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我現在最關心的是那封信,上面究竟寫了什麼,居然會讓聖上如此在意!”
“聖上既然沒說,我們就不要妄自猜測了,還是考慮考慮眼下的形式吧!若此次奔襲成功,我們是不是要出兵攻入悅豐?就算不攻入悅豐,難保悅豐不會因此而攻過來,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才是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隨時都能攻入悅豐,已報五十年前之仇!”
短暫的震驚過後,四大副帥就開始討論起如何對悅豐用兵。雖然這裡除了四大副帥之外,還有二十來位將軍,但有四大副帥在,怎麼能有他們說話的份,所以,在四大副帥討論如何對付悅豐時,這些人只能站在一旁聽著。
當然,雖然四大副帥在討論如何對付悅豐,但若真是討論出一個結果,他們只能上報給兵部,然後讓兵部上奏給皇帝,若皇帝同意,則會將皇命下到兵部,接著兵部再調動天下兵馬。
聽起來很麻煩,實際上卻很簡單,皇帝在利用兵部制約這些兵馬大帥,雖然兵馬大帥是在直接統領帝國所有兵馬,但兵馬大帥卻無權調兵。而兵部呢,雖然不直接統兵,但兵部卻有調動天下兵馬的權力。
一方可以統領天下兵馬卻不能調動天下兵馬,一方可以調動天下兵馬卻不能統領天下兵馬,兩方人的互相制約,正好可以將所有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手中,這就是帝王的禦兵之道。
“聖旨到!”
就在四大副帥還沒有商量出妥善的對策之時,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便傳到了軍機處內。
這個聲音陰陽怪氣,就像公鴨子叫的那麼難聽,但此時聽在軍機處內所有人的耳朵裡,簡直勝過任何天籟之聲。因為在這個時候下聖旨,多半就是要出兵進攻悅豐徵兆。
武將不同於文官,文官治理地方治理好,就可以升遷,但武將卻不同,想要升官,就得立戰功,可不打仗如何立戰功?所以,幾乎所有的武將都希望打仗,因為只有在戰爭中才能立戰功,才能得到高官厚祿。
現在軍機處內所有的武將,都以為皇上下聖旨,是要與悅豐開戰了,所以,大家都開始摩拳擦掌,只等聖旨咦宣讀,然後大家就戎裝上陣,殺向悅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鐵世雄奉朕命前往邊關連雲寨,特命軍部諸將,即刻傳令天陽城到邊關連雲寨一線,準備快馬萬乘,一路為鐵世雄等換馬,若有延誤者,抄家滅族,決不姑息,欽此!”
聖旨讀完了,眾人驚呆了,原來不是奔襲悅豐,而是去邊關連雲寨。更重要的是,雖然聖旨中根本沒有提及是否要打仗,但大家都知道,這場仗是打不起來了,因為如果要打仗的話,皇上就會下旨讓軍部準備,現在沒有這樣的旨意,肯定就不會打仗了。
“快!馬上放出無影隼,傳令各地,為鐵大將軍換馬!”
雖然沒有接到要打仗的旨意,眾將難免有點失落,但皇帝所下的聖旨,大家也不敢怠慢,在四大副帥的其中一位喊話之時,二十多個將軍同時動手,提隼的提隼,寫字條的寫字條,很快就將訊息傳了出去。
武將商議軍事的軍機處被皇帝下了聖旨,作為與軍機處並列的文官議事的地方尚書臺,自然也少不了皇帝的一道聖旨,只不過,武將那邊在準備快馬,文官這邊準備的卻是行軍物資了。
文官負責行軍物資,武將統領兵士,文官光有物資而無兵勇,武將光統兵卻無法調動物資,所以,文官武將之間,就開始相互制約,而這種制約雖然可能造成文武不和,但卻能加強皇帝的統治,這正是自古以來,所有皇帝都採用的禦下之道。
邊關連雲寨內,當鐵世雄率領神策軍到來之時,早早得到訊息的萬山,提前就在大寨外迎接,可讓萬山沒有想到的是,鐵世雄來了之後,根本沒有任何廢話,直接將連雲寨夷為平地,甚至還曾挖地三尺,然後將萬字營中所有能看見的人裝進了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