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七太子的安慰是多餘的,因為在場的軍官們,都是近十年才提拔起來的,就算是萬山,也不過才做了二十年的將軍,而他們所說的李固,卻是活躍在五十年前的風雲人物,這些人連李固的事跡都沒有聽說過,怎麼會生出怕的念頭呢?
朱旭還是站在那裡看著自己的腳尖,無論大帳中的眾人說什麼,他彷佛都像是沒聽見一般,只是安靜的站在那裡。而在朱旭旁邊的魏懷英,在聽到李固的名字後,不但眉頭緊鎖,雙手也不自然的握成了拳。
李固?魏懷英不但聽過他的名字,還見過他的畫像。記得小時候,父親就指著這個人的畫像告訴自己,這個人叫李固,乃是悅豐帝國皇帝的私生子,他之所以會姓李,那是因為他母親姓李。
少年時的李固,不但有悅豐皇帝的暗中資助,而且自己也很爭氣,不僅文采出眾,修煉更是一日千裡,不到二十歲便修煉到了武宗境界,成為悅豐帝國年輕一輩,最為耀眼的天才。
五十年前,悅豐帝國與周邊五大帝國聯手,從四面八方入侵天陽帝國。當時,年僅十九歲的李固,被悅豐皇帝破格提拔為都騎校尉,隨軍入侵天陽帝國。
李固雖然是少年天才,文采不錯,修為也很高,但到了軍隊,還真沒有人把他當回事,統兵大帥甚至將他安排到大後方押運糧草。可這李固確實不簡單,就算在這種情況之下,也能抓住機會,立下戰功。
當時,鎮守天陽帝國望星城的是大將軍薛萬龍,此人不但個人修為達到了武宗後期的境界,而且還是統兵禦敵的大能手,他憑藉著有利地勢,以劣勢兵力,硬是擋住了悅豐軍隊前進的腳步。
悅豐軍隊在望星城困了一個多月,直到李固押運糧草到來,從戰場上,一箭射殺了大將軍薛萬龍,才取得了這次入侵天陽帝國的首個勝利。而李固,也因為這場勝利而一戰成名。
成名後的李固,不但得到了悅豐帝國統兵大帥以及其他將領的認可,還得到了悅豐皇帝的嘉獎。更為重要的是,李固終於不用再寄人籬下,可以獨帶一軍,馳聘在這片硝煙彌漫的戰場之上。
李固就像一個瘋子,他戰鬥的方法也很瘋狂,居然脫離大隊,獨自帶著一個萬人營,長驅直入,深入到天陽帝國的腹地。最後,軍神魏建林用百倍於李固的兵力,將李固圍困在離天陽帝國皇城還有三十裡的白虎關。
為什麼說‘最後’呢?這還是因為李固的關系,他雖然只帶了一個萬人營,但這個萬人營居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很多被派來圍剿他的大將,相繼隕落,就連擁有武王修為的帝國兵馬副帥,也被他一箭射死了。
坐擁萬裡河山的天陽帝國,居然連一個萬人營也拿不下,頓時舉國震動。朝野之上,更是人心惶惶,有幾位大臣甚至提出了投降的建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固的資料,才擺到了龍案之上。
李固,悅豐皇帝的私生子,現年二十歲,武宗後期實力,箭術了得、百發百中,據說他手裡的鐵獸弓,是用萬年鐵木做的弓身,特殊珍獸筋做的弓弦,一箭射出,可破武尊強者的防禦。
看完李固的資料,天陽皇帝差點氣的吐血,神武大陸最強的武者是武神,其次便是武尊,這個家夥倒好,直接就有射殺武尊的能力,偏偏自己帝國的武神意外隕落了,現在竟然沒有人能制衡這個家夥,真是氣死人了!
就在天陽皇帝就要快被氣死之時,皇帝的堂弟魏建林請命出戰李固,反正皇帝正是沒有辦法的時候,所以也沒有多做考慮,很幹脆的就同意了,並封魏建林為天下兵馬副帥,可以調動皇城內外的一切兵力。
皇帝沒有想到,魏建林掌兵的第一件事,就是調走了皇城內外所有的兵力,並揚言天下,自己摔百萬之眾,要在白虎關與李固決一死戰。
許多朝中大臣,剛一聽到這個訊息,第一個反應就是,魏建林瘋了,居然會用這麼低劣的激將法,如果他們是李固,一定會繞道奇襲皇城,於是他們紛紛上奏,要罷免魏建林的軍權,同時要調回那百萬軍隊來護衛皇城。
說實在的,皇帝也想收回魏建林的兵權,因為相比與魏建林瘋了而言,他更怕魏建林造反。不過,現在一切都晚了,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直接就毀了所有人的三觀,因為李固比魏建林還瘋,居然真帶著他那個萬人營,到白虎關與魏建林決一死戰。
這是什麼情況?難道是瘋子決戰瘋子嗎?這是所有人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所産生的第一個念頭。
可接下來的事情,更加讓人覺得瘋狂,因為魏建林的百萬大軍居然敗了,直接退出了白虎關。
這又是什麼情況?難道李固真的是戰神嗎?居然能用一個萬人營,打敗魏建林的百萬大軍。
就在人心惶惶,以為天陽帝國大勢已去之時,卻傳來了李固被圍困在白虎關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