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華家的家法被請來。韓國勝夫婦看到,家法有四樣:一把十厘米多長精光四射的小刀、一個約十多厘米黝黑的鍘刀、長二十多厘米帶著好多凸頭的鐵棒,最後是一個寬七八厘米,長一米多的鐵板。
宋大跪在地上大聲說:“首先、我頂撞了家主的決定;其次、糾集多人前來家主這裡鬧事;第三、冒犯了二老爺的傳人。我在此甘願接受家法中刺目、斷指、碎肢的懲罰。我的所為,與其他人無關,所來之人皆是受我鼓動而來,所有懲罰我一力承擔,望家主老爺不要為難他們。”
韓國勝的師叔手指微顫,指點著宋大,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半天沒說出話來。除韓國勝夫婦外,所有人都知道,宋大從小跟隨老人打天下,為華家立下漢馬功勞,老人這是捨不得對他處罰。可是所有人都在場,如果不處罰,將無法面對眾人。另外,華門的規矩是,不能為犯錯之人求情,求情之人將與犯錯之人受罰相同。如果眾人求情,家主將代替受罰之人接受同樣懲罰。
看出師叔的難處,黃若英一拉韓國勝站了出來,“我丈夫語言表達稍差,我替他來說。我們來這裡,是我丈夫為報師恩,將師傅的靈位請回來。我們之前不知道華氏一族有這麼大的場面,明天將師傅的靈位送至祠堂後,下午我們就離開這裡。如果華氏一門還承認我丈夫這個華門之徒的人,請以師門相稱,我們感激不盡。其餘華門金錢、權力等物,與我二人無關。”
“媳婦兒,你說的對。”韓國勝替媳婦加油,還不時用舌頭舔舔厚厚的嘴唇。
“我們感謝華門為我們做的一切。回去後,我們將盡快退回為我們準備的新房,然後回我丈夫老家躬耕為生。”
“對,媳婦兒,咱們回老家,守著咱媽與師傅去。”韓國勝更高興了,回老家是他大半年的願望,這次還能領著個媳婦回家,那得多美。
“剛剛所說,不是一時之氣。這次之事,事由我們兩人引起,我們離開,希望所有人當這件事情沒有發生,也不要懲罰誰。這件事情,希望師叔成全。”
“對,希望師叔成全。”韓國勝接著說。
“懲罰是一定的。”師叔說話間,依然猶豫,完全沒有了家長的果斷與鎮定。
沉吟片刻,他接著說:“但是怎麼懲罰嘛……“沉吟之後,他接著說:”現在還沒有開祠堂,國勝目前還不算華家之人,所以不能按照華家的規矩對待二人。既然宋大因你引發事端,冒犯了你,你看如何處理呢?”
人的歲數不是白長的,老人的智慧技高一籌。師叔難以處理之時,玩兒起了太極,將球推給韓國勝。
“這……”韓國勝為難了,他從來沒有懲罰過別人。
“你罰人不是最有一手嘛?”黃若英立刻接過話去,並停頓下來,引得眾人向她望去。俗話說最毒婦人心,人們不知黃若英要用什麼惡毒的手段,來對付宋大。
“你不是最愛罰人喝酒嗎?今天怎麼忘了呢?”環視四周後,黃若英大聲說。
“對,對,我就喜歡這個。”韓國勝哈哈大笑,他的笑聲帶起全院的笑聲。
笑聲稍停,師叔趕緊說:“既然國勝這麼說,宋大還不過來謝謝他?但是明早我們要開祠堂,我們不能帶著酒氣去見列祖列宗。這個懲罰,改在明晚吧。唉,我也老了,今天連這點事情都處理不好。明天我也要當眾宣佈下一任家主的人選。今天就散了吧。”
眾人散去,宋大再次雙手抱拳,向韓國勝深深一躬,張嘴剛要說什麼,被黃若英攔住;“宋大哥,什麼都不用說,我們非常理解您。如果我們處在你這位置,我們可能也像你這樣。今晚到這個時候,我們幾個還沒吃晚飯呢,是不是……”
“哈哈,差點將這個事忘了。宋大你也別走,咱們一起吃晚飯。”師叔道。
四人走進室內。
師叔的房子不大,進門是一個廳堂,正中擺放著堂桌,後面掛著一大幅山水畫與對聯。左右各有一間房屋,門上搭著橙黃色草簾,廳的後面是廚房。室內擺設十分樸素,但異常幹淨、雅緻。可外人不會相信,這件屋子是華氏家主的住宅。
廳中除了堂桌外,中間還擺放著一張餐桌,上面四菜一湯,外加一盆米飯,都已涼卻。菜是普通的飯菜,三素一葷。
宋大張羅著將菜拿入廚房加熱。熱好後,四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其間,師叔將華氏一門的來歷向二人作以介紹。
師叔名叫華熙禮,韓國勝的師傅叫作華熙智,他們那輩是熙字輩,名字按照仁、智、禮、義、信排列。但其上一輩的兩房中,只有三個男孩,排到禮字為止。他們的下一輩,是春字輩,後面的那個字,則由每家自己定。
華家本不姓華,而是姓花。華家的一位祖先在一百多年前,因黃河泛濫,家中被淹,隻身一人流浪到印尼。經過努力,打拼到一份産業。由於知道流浪之苦,且不忘自己來自中華,於是自改姓華。並掏錢買下目前這塊土地,還開起華人孤兒救濟站。經過幾代人的經營,華家人口不見增長,但經濟規模成倍翻番。經濟的繁榮,使得華家能拿出更多的錢救濟華人的後代與孤兒。
莊院前的三層樓,經過華家幾代人精心打造而成。華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在亞洲、美洲、歐洲有著不同的産業,所以家鄉也需要這座樓來撐門面。平時這座樓房裡,只有學生、教師及服務人員在。學生是從收留的華人流浪或孤兒中選拔出的精英。這些精英學生將來大學畢業後,可自主選擇是否留在華氏商業集團。三十年內,只有三人離開自主創業,但最終連人帶後創的産業,均歸入華氏集團。
華熙禮目前所在的村,大多是有功人員及高層退休人員,他們在這過著簡單而恬靜的生活。生活必需品統一配給,房子大小相當,包括家主在內,沒有什麼特殊化。不願在這裡生活的,不會有人阻攔,可自行離去。
有錢而不貪圖享受,也是華家祖訓之一。只有這樣,華家才能在國外一百多年不倒,而越發興盛。但管理一大家人不是輕松的事情,所以華家家法嚴格,誰也不敢有令不尊,有法不守。
在山的另一面,是更大的一個村子,也是華家財産。村中從小學到高中,一應俱全。
“那邊主要是被救助的華人孤兒,以及為他們服務的教師等各種人員。因為當地幾次反華暴亂,使得一些華人的孩子淪為孤兒。我們知道後,便會接來,對他們重小進行教育。像你們見過的唐大等人,都是那裡出來的,只是他們更加註重身體技能訓練。哦,還包括他。”師叔伸手一指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