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些年來,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沒有跟上,而歐美日本卻噴湧博發,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形成深厚的影響力。”
“我國最近的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發布面向世界,其製作細節令人振奮,或將成為中國第一部 3a級大作。可就是這樣一部遊戲,孫悟空在施展七十二變的技能時,國外玩家第一時間反省是大叫影分身!”
“西遊記是我們自己的神話故事,而國外受眾對孫悟空的認知卻是七龍珠。”
說到文化輸出,富貴又忍不住來氣:“現在學生能夠接觸到的,追的鬼迷日眼的愛豆明星都是些什麼活鬼?”
“沒文化沒底蘊沒氣質沒演技,唱歌唱歌不行,跳舞跳舞不行,光憑一張臉在流量時代刷存在,這些年都塌了多少房了?”
“這一代的學生追星,追一個塌一個,這尼瑪都什麼事兒啊你們說?”
“流量時代已經影響了學生的審美,一篇文章他們靜不下心來讀,理解不了意境。傳統文化之美他們完全get不到,古典文化已經被這一代學生摒棄了!”
富貴正抱著大腿跟司暃對著蹺二郎腿,核酸做得快的學生已經開始陸續回報。
身為班主任,說起這些,班裡小崽子們平日裡文化積累實在太淺薄,哪怕學生都已經在回班,都擋不住富貴的吐槽之心。
學生都看著語文數學物理老師紮堆坐在後排座位上,翹著二郎腿一個比一個野的架勢,都忍不住別過臉偷笑。
富貴見一個懟一個:“看什麼看,說的就是你們,文化積累貧瘠如荒漠,除了遊戲追星腦子裡還有啥?”
被火力掃射到的學生表情誇張,十分驚愕並開始拖同學下水:“老師,我不追星,楊成就追星,他是ikun,我們都知道!”
一個調皮學生起了個頭,其他回來早的學生也都開始起鬨:“老師,我同桌也追星,她好幾個男神呢!”
班主任跟司暃對視一眼,誰也沒接學生話茬:“去去去,管好你們的二維碼吧!”
隨著學生回來的越來越多,物理老師回到講臺準備繼續講課。留下司暃跟班主任繼續在後排嘮嗑。
“曾經我們的祖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那個時代的人們嚮往歐美日本的發達,英語學習熱甚囂塵上。”
“歐美大片與韓流日漫佔據了我們太多市場,也影響了我們一代人的喜好。祖國走的太快,文化輸出卻沒有跟上。”
“不過沒有關系,如今國家不是開始重視起語文歷史麼,我們的文化輸出即將起步,讓他歐美各國二十年又何妨,我們各行業反超的經驗還少嗎?”
兩人說話並未刻意壓低聲音,後來進班的學生都忍不住頻頻回頭,對語文數學老師閑的沒事跑教室裡來嘮這個磕難免驚奇。
學生不理解又何妨,富貴一提起這個話題,司暃跟張睿同時想到同一個方向。
從現在起,重視語文和歷史,是為了下一代學生了解自己的國家,認識自己的民族,五千年傳承經典,我們應該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自信自己的文化。
提升數學物理難度,是如今科技成為第一生産力的時代,祖國需要這些理工科的大腦。
真正的人才重點培養,備受詬病的中招改革,斷絕了太多學生的高中學業。人們在埋怨國家分流,是在將人分三六九等。
然而在那幾年本科遍地走的時代,彷彿全民素質提高,實際上真的如此麼?
班主任吐槽,其實並不介意被學生聽了去。
更早的時候,人們無知,也深知自己無知,所以是非面前,人們不會指手畫腳,妄加議論。
博學的人因為博學,變得謙虛,開啟了視野的人,才知道世界的廣闊,他們因此對世界更加謙遜。
只有半瓢水的鍵盤,最喜歡晃蕩,自我意識過剩,永遠想要用他們的“我以為”來說服別人認同自己。
高尖端崗位不能勝任,普通技術崗嫌苦嫌累,高不成低不就,做事沒耐心,做人不靠譜。心比天高,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卻經營不了眼前的茍且。
這已經成為當代網民群體最廣泛的標簽。
如此看來,人才分流,能者居之,有又何妨?
作者有話說:
人物三觀不代表作者,觀點發言在不同平臺渠道看到的發言碎片整理加工一下,為後文鋪墊過渡。
如有不同意見,可以罵角色,不可以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