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彈幕又開始鋪平刷了起來。
“妖女竟敢藐視皇權!這天幕還有什麼可看的,我們上告官府,請皇上派人來收了這妖女!”
“這女人不過是仗著兩個時代,互相無法溝通,他說什麼就是什麼。還上可九天攬月,下可四海捉龍,說大話也不怕閃了舌頭!”
……
司暃抬頭望了望河邊一望無際的稻田,她的老家地處中原,家鄉地勢是半丘陵半平原地帶,既有一望無際的水田,也有山體綿延的峰巒。
多美啊……
司暘剎車停下,他們已經到了小河邊。小時候司暃總是帶著小夥伴來河邊玩水,被河邊插秧的大人們看到,遠遠的吆喝他們快走開。
然後還要跟她爸媽告狀,田畈裡到處都是村裡插秧種田的叔伯嬸嬸,你一言我一語,大家都不用走遠,就像烽火狼煙似的傳訊息,直到訊息帶到爸媽那裡。
很快謝女士便提著鐵鍬趕到河邊,追著司暃漫山遍野的抽她。
小河繞著村落,也講村民的水田圍抱在村子四周。
但如今機器聲轟鳴,田間地頭再也沒有小時候那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了。
“司暘,我想去河邊走一走,你別管我。”
司暃每次回老家,都喜歡去河邊走走,就彷彿年邁的君王,要去巡視年輕時自己打下的江山……
司暘癟了癟嘴:“我在路口等你,玩兒夠了就回來,咱媽等咱回家吃飯呢。”
司暃笑著揮了揮手,踩著田埂蹦蹦跳跳的走遠,直播的鏡頭隨著她輕輕拂過的稻穗,清晰的將碩大的稻穗展現在古人面前。
“怎麼樣?大家都是炎黃子孫,神農後代,舉國上下務農的百姓不計其數,大家不妨看一看,我們種植的稻穗與你們的比起來,可不可以稱一句富足?”
彈幕一時間甚至出現短暫的空白,每個直播點的古人都在全神貫注盯著鏡頭下的稻田。
農業,糧食是華國歷史數千年不變的主旋律,他們祖祖輩輩耕種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培育出無數可上餐桌的糧食作物。
直到這一刻,所有人彷彿三觀被重新整理一般震驚。
半晌,才有稀稀拉拉的農民痴呆的開口,那群護衛皇權,守護封建統治的衛道士們都一下子銷聲匿跡了。
“這還是我知道的稻穀嗎?”
“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穀穗?”
“這又高又大的根苗,照樣被穀穗壓彎了頭,這一畝地得出多少糧食啊?”
即便是不事農耕的商人,官員,讀書人也都被顛覆了認知,那麼稠密的稻田,每一株禾苗之上都掛著沉甸甸的稻子,在他們眼裡,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妖女,你又做了什麼妖法?”
“不可能有這般稠密高大的稻田,你做法糊弄他人,是何居心?”
司暃掛起嘴角,十分貼心的吩咐狗子換視角,給這群古人來個低空航拍視角,炊煙嫋嫋的村落,周圍平整金黃的稻田一塊接一塊,風一吹便如海浪一般,隔著直播,後唐的百姓們都覺得自己彷彿要聞到那陣陣稻香。
終於有眼尖的人高聲質疑:“這稻田長勢這樣好,怎麼不見收割的村民?是不是你故弄玄虛,忘了請佃戶來演下全套?”
司暃打了個響指,簡直忍不住誇一誇這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可能先人們不敢信,我們這裡的稻田收割,已經不需要人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只需要機器來跑一趟,一個下午就可以將打好的糧食搬回倉庫。”
“口說無憑,司某人這就帶諸位出去看一看。”
司暃讓系統檢測一下,附近哪裡有人正在使用收割機收割,自己則一步一步走在田埂上,耐心的跟古人科普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
“司某人也曾在後唐生活過幾年,若沒記錯的話,百姓每畝水稻産量不到兩石,摺合成我們這裡的計量單位,也就四十多公斤。”
“現代水稻每畝産量達五百公斤,超級水稻畝産量可達九百公斤。就算折算一下古今每畝佔地面積的不同,你們每畝水稻産量姑且算作六十公斤,與我們現代農業也是天壤之別。”
“我司某人所言虛實,諸位可以自己看一看我們這邊飽滿的稻穗,說有畝産五百公斤,可是戲言?”
作者有話說:
今天下午六點,還有一更~
糧食産量,作者是百度的,如有不對,就當架空理解,架空世界,不要當真,別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