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是喬家兄弟二人休沐的日子,這種事情便交由外頭的清客相公們接待。
但裡頭的女眷們就不得不費心招待,從茶點到正餐,還有喜好都要一一琢磨,倒是給喬玉言增添了不少的事情。
不過從前,但凡有別家太太姑娘們上門,大多是徐氏接待,拜帖上也多是寫徐氏,如今倒是會帶上姚氏。
姚氏如今身上有著四品的誥命,出入自然也多了幾分底氣,與人交談起來,便不再如從前那般只是徐氏的陪襯了。
徐氏便幹脆以養胎的由頭,能推的就推掉,盡量讓姚氏接待。
更何況,這個時間來上門,燒的自然是喬謂鵬的熱灶,她沒有那個興趣去當陪客。
喬玉言也知道,她其實還是不大看得慣二房的得意。
這種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改過來的心態,喬玉言也就只是偶爾從旁勸解兩句,若是因此而叫徐氏心情煩躁,擾了肚子裡的胎兒,可就得不償失了。
與來喬府投拜帖的相同的,是各種過府邀請的帖子也跟著多了起來。
姚氏雖然平日裡為人有些小家子氣,眼界也很有限,但到底是正經官宦人家出身的小姐。
遇到這樣的事情,也知道不能自專,尤其是不相熟的人家,便將這些拜帖一一交給老太太過目,得到老太太的示下首肯,才敢帶著孩子出門。
這一來,倒是將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老太太便又點播了一句,“容姐兒也快十三了,這些請帖的人家的孩子也該打聽打聽,該拒絕的,你心裡也要有個數。”
姚氏別的地方糊塗,在兒女身上的事情是再清楚不過了,便笑著道:“媳婦也是在想這個事情,不過老太太您見多識廣,到底還是要請您掌掌眼。”
都是一樣的孫女兒,老太太心裡並沒有偏向誰,當然不會拒絕,只是淡淡道:“我如今也不大出去走動了,只是對比著從前人家裡的樣子,給你個參考罷了,到底是你的孩子,婚事還是要由父母做主。”
這樣一來,府裡裡裡外外便都知道,如今三姑娘也開始相看人家了,不由得又想起之前的溫家來。
只是大家也都不敢亂傳,誰知道溫家是想與哪位姑娘結親呢?
溫家的帖子便是這會兒遞進來的,卻不是溫大太太,而是溫家老太太,為的還是去大相國寺的事兒,上回沒有去成,溫家老太太似乎還是想兩家人再一起去一次。
便邀請老太太七月初十進寺上香,老太太原本就興致勃勃,上回沒去成,到底還是有些遺憾,接到帖子便一口應了下來。
喬玉寧這段時間又與溫良通了幾封信,實際上內容不過是討論詩詞而已。
不過她可以確定的是,溫良對她的印象不錯,正好老太太要去大相國寺,溫良一定會在,算是兩個人相處的一個好時機。
這個訊息讓她這幾日以來不好的心情都暢快了許多,加上之前裴姨娘的教導,讓她與喬玉容相處起來,都自然了許多。
“看這個架勢,嬸娘下個月都要排滿了。”姐妹倆坐在涼亭裡,喬玉寧笑著打趣起喬玉容來。
“嗐,這也是難免的,都是有些關系牽扯的人家,實際上也就是為了爹爹升遷的事兒,我娘那邊也會選擇一二,不會都去,那些個小門小戶的,誰耐煩應酬呢?”
說著便又道:“不過後天是我外祖母的生辰,我們是要去一趟的。”
“親家太太的生辰?”喬玉寧眼珠子一轉,“論理兒,咱們這樣好,我也該去賀外祖母的壽,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