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卿曉提著的心落回原處,不用兵戎相見、血流成河就得到圓滿解決,這是最好的。劉太後的決定有點出乎意料,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本意如此,只有她自己知道。只是她這樣做,在朝廷重臣面前表現了廣闊的胸襟與霸氣的氣度,無可挑剔。
進,不讓須眉功在社稷;退,留下一個寬仁溫厚的形象。
燕南錚屈身一禮,“多謝太後娘娘成全陛下的壯志雄心。陛下還年輕,必定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還請太後娘娘不吝教導陛下,給陛下熟悉政務、歷練成長的時間。”
“那是自然。燕王為了陛下親政一事費心周旋,日後也要盡心盡力輔佐陛下,讓陛下少走一些彎路才是。”劉太後深深地笑,語意雙關。
“陛下聰慧,承襲了太後娘娘與先帝的頭腦,必定會把政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讓太後娘娘失望。”
“燕王也不要讓哀家失望才好。”
慕容文暄見他們都在笑,卻笑得很假,像笑面虎,令人心驚膽戰。
劉太後一揮大袖,爽朗道:“時辰不早了,哀家派人護送諸位愛卿出宮。”
眾臣齊聲道:“謝太後娘娘。”
之後,侍衛散開,大臣們循序離開清元殿,前頭自有劉太後的人送他們。
慕容文暄恭敬道:“母後,兒臣親政後必定勤勉政事,不辜負母後的期望。政務上若有不明白之處,兒臣向母後請教,還望母後不吝教導。”
“陛下,你長大了,親政後要穩重一些,凡事三思而後行,多向你九皇叔請教。哀家能教的,自然會教你。”劉太後慈和地囑咐。
“是,兒臣銘記於心。”
“好了,哀家回去了。”
“恭送母後。”
劉太後深深地看一眼燕王,意味深長地離去,劉嵐徹立即跟上。
衛忠賢立即道:“奴才恭喜陛下,陛下終於如願以償。”
慕容文暄欣喜萬分,“九皇叔,成了!”
燕南錚淡淡道:“到裡面說。”
他們一起進大殿,慕容文暄吩咐衛忠賢到殿外守著,不讓任何人進來,然後吩咐太監送熱茶來。
“九皇叔,為什麼你好像不太開心?”慕容文暄不解地問。
“陛下,防人之心不可無。”燕南錚眸色微凜。
“嗯?你的意思是母後……”
這時,衛忠賢送來兩杯熱茶,爾後退下。燕南錚這才道:“太後娘娘未必真心還政。”
慕容文暄駭然變色,“可是母後不是對朝廷重臣說了讓朕親政嗎?”
燕南錚提點道:“此乃以退為進,太後娘娘應該還有後著。”
慕容文暄一點也不開心了,面色沉重,“以退為進……母後會有什麼後著?”
這麼說,母後並不是心甘情願地還政?
“走一步看一步。陛下無需過於擔心,臣會注意寧壽宮的動靜。”
“嗯,謝九皇叔。”
“陛下親政了,兩日後開始上朝,一定要爭氣,不要辜負臣與滿朝文武的期望,做出一番成績給太後娘娘看。如此,她就沒有任何藉口。”燕南錚拍拍他的肩,鼓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