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松安?!
府尊大人一挑眉。
他有些印象。
他還記得他的正場試卷有多驚豔,如果不是謝越彥的珠玉在前,他肯定提宋松安為第一名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等到第二場的時候,宋松安的試卷就差了很多。
倒不是說宋松安答題的水平有問題,他的《四書》題,破題也很精妙,但奈何,字跡虛浮無力。
這讓府尊大人實在無法忍受。
如果不是宋松安第一場表現得太過驚豔,他就不會再給他一次機會了。
這一次……
府尊大人一揚眉。
這字不錯啊!
而且,字裡行間還透著一股年輕人特有的朝氣。
看這狀態,明顯比正場那次還要好!
府尊大人一撫自己的三尺美髯,看樣子,他這一次還真是摟到了不少好苗子啊。
法不容情,無可厚非……
但法本身是基於普遍情感認同所建立起為的。如果一起案件的判決結果與廣泛群眾的情感認同相違背,也就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看了宋松安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的開題,他還以為這也是一位法不容情的擁護者呢。卻沒想到,這個宋松安雖然年紀輕輕,卻心思敏捷,最後的扣題竟然是從法的起源來肯定“法律不外乎人情”。
這也就是好的話、壞的,都讓他說了。
“妙!極妙!”
府尊大人撫掌。
“你們看看這個宋松安的……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人……”
“尤其是他的教戰守策中的“天下之勢,譬如一身……”,耐人尋味,意味深長……”
府尊大人將宋松安的卷子也傳了下去。
果然,對於宋松安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得到了很多考官的青眯,而對於他的那篇教戰守策中的“天下之勢,譬如一身……”,也正如府尊大人所說的那樣,發人深醒。
“好文!”
“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夫民亦然。……”
宋松安的這篇教戰守策與謝越彥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眾人為宋松安的文章擊掌驚嘆之時,第三位考生的度卷也傳了進來。
清水書院李修竹。
法律不外乎人情。
李修竹的論是以情字入題。
這裡的‘人情’,是追求公平與正義的人情,是給予慈悲或寬恕的人情。
法律和人情:孰先?!孰後?!
李修竹認為法律永遠在人情之上,這是不容置疑的,但人情亦要考慮。二者要相互結合,回應人心訴求,審視倫理情境,才有法律正義!
“好一個’回應人心訴求,審視倫理情境……‘”
“李修竹的教戰守策也頗值得一讀……”
在李修竹的教戰守策裡,他竟然提到可與大夏、東胡、室韋、庫莫奚等開放集市、互通有無……李修竹認為這樣可以最低限度的降低戰爭爆發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