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憐見,阿部真理能夠做到技術部的部長當然是極有水平的。但他一直從事的領域是發動機,是機械設計,是機械製造類領域的工作。那些連泉田自己看的都雲山霧罩的技術細節,到他眼裡那就更是天方夜譚一樣了。
為什麼機械臂能夠自行識別焊點缺陷,為什麼操作者要對軟體進行訓練——只是訓練這個詞,就讓阿部真理覺得有些荒謬。軟體程式竟然還需要訓練,難道在機械臂裡的不是電子晶片,而是獅子老虎之類的馬戲團寵物嗎?
若非泉田一直以來的工作成績有口皆碑,阿部真理真的要把他當做是個被中國人騙了的傻瓜了。
阿部真理喘了幾口粗氣,心頭的怒火總算是熄滅了下去。當他的目光落到辦公桌上剩下的兩樣東西的時候,鬼使神差的,他拿起了電話。
“自動化實驗室嗎?你們有沒有中國新松公司生産的機械臂?”
……
豐田技術部掌握著可以說是rb最大的汽車技術研發體系,年投入研發費用達到九千到一萬億日元規模,摺合美元少說也是上百億。
每年光是想要將這樣的一筆錢花掉,製作的計劃就能裝滿一整間倉庫。在這其中,除了汽車技術本身,相當大一部分資源,同時也投入到了製造技術的進步當中。在這其中自動化生産技術,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豐田自動化實驗室設定在愛知縣城外的一片空曠地帶,距離城市有段距離的位置,更適合科學研究需要的安靜和專注。
在這裡主持工作的,是若林健太郎教授。他是曾經在名古屋大學自動化系任教的著名科學家。名古屋大學在自動化領域是rb數一數二的大學,能夠從名古屋大學將他請來,當年豐田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不過若林健太郎教授也真的是不負眾望,擔任豐田自動化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以來,十年時間讓豐田生産線自動化率提高了足足五個百分點!前後為豐田創造的財富,少說也有十數億美元。
從投入産出的比率上來說,若林健太郎是最受公司歡迎的那種實幹型學者。
“若林教授,請你看一下這份錄影帶,然後給我解釋一下在技術上,原理究竟是什麼?”
在阿部真理將錄影帶推入播放機之後,電視上顯示出了一條由若幹機械臂組成的生産線。畫面外,泉田的聲音有些緊張的傳了出來。
“阿部部長,我接下來要向您介紹的是,由中國風信公司進行改進的機械臂系統。我發誓,這段影片絕對沒有進行過任何加工或者間斷拍攝,完全如實的反映了我看到的情況……”
在畫面裡,泉田從機械臂生産線的開始拍攝。看到零件從胚料狀態開始,經過焊接、組裝,逐漸成型的過程,確實如泉田所說是真實的。
若林健太郎仔細的看著畫面裡的生産經過,不住的點頭道:“中國人的技術還算不錯,但距離先進水平還有不小的距離。看這裡,他們的控制技術還不過關,應該是多軸同步問題還沒有解決好。還有這裡,機械手的程式最佳化沒有做到位,動作過大,進而造成了狀態不穩……”
“但是從這條生産線的運轉狀態來說,中國人的産品用來製造電機還是可以的。畢竟他們的價格較國際水平要低不少,這是極大的優勢了。”
阿部真理無言的點了點頭,嘆道:“是啊,這些年中國人在製造業領域進步很快,已經讓很多國家的廠商感受到壓力。不過這個影片的關鍵不在這裡,若林教授請你注意,關鍵點馬上就要到了。”
只見電視的畫面上,零件已經到了最後一個機械臂前。在這個機械臂的後面,坐著一個看起來頗為年輕的中國人。他神情一絲不茍的盯著面前的電腦,而這臺電腦又透過一條資料線和最後一臺機械臂相連。
泉田將手裡的攝像機對準了機械臂的操作臺,在這裡第一個零件已經被機械手夾住,進行了角度矯正。
從畫面上可以明顯的看出,這個零件上有幾處之前機械臂焊接的失誤。那些缺焊的地方,就像沙漠裡的仙人掌一般明顯。但是這種明顯只是對人類來說的,對沒有智慧的機器來說,它們是無法理解所謂“合格品”與“殘次品”的區別的。
然而就在若林健太郎為這個“殘次品”零件搖頭的時候,這最後一個機械臂宛若有了靈魂一般,靈巧的機械手上焊槍飛快的在幾個缺焊點上點了幾下。然後生産線繼續轉動,第一個零件終於生産完成。
泉田準一郎的鏡頭立刻對準了這個剛剛生産完的零件,360度無死角的進行了一次全面拍攝。剛剛還是個“殘次品”的零件,此時分明已經變成了一個“合格品”!
生産線一旦運轉起來,生産速度是非常快的。泉田的鏡頭緊接著對準了第二個零件,不同的缺焊點,然而相同的卻是最後一個機械臂,仍然準確的找到了缺焊的位置,三兩下就完成了補焊的工作。
若林健太郎驚訝的站起身來,瞪大了眼睛趴在螢幕上,喃喃自語道。
“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