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組資訊就是電子簡並態物質——也即白矮星物質的資訊。
白矮星的密度極大,組成它的物質在巨大的引力之下,甚至無法再維持原子的狀態,原子內的電子將脫離原子核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
原子核之間的空隙將被無數自由電子組成的海洋充滿,從而使單位空間內包含的物質大大增多,密度也隨之大大提高了。
自由電子形成的海洋賦予了白矮星物質無與倫比的電磁特性,電子在它內部的遷移無比流暢——已經接近了超導的狀態,從而能更輕易地産生更強的電磁場。
它的導電性無與倫比,強度和硬度都超過了人類所能創造的任何物質,是理想的身體材料。
電子簡並態物質強大的特性,全部來自於它強引力的狀態,以肖目前的水平還無法分割這組緊密連線的資訊。
因此在地球上投影這組資訊,等於在地球表面憑空創造了一些電子簡並態物質,這會對地球的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不然,肖真的想將它作為自己身軀的常用材料。
但現在,肖已經別無選擇。
白宮地下深處的巖層中,一塊兒人型岩石的屬性,在虛數維度資訊的覆蓋下被改變了,超過地球表面10億倍的超強引力憑空産生了。
無可比擬的吸力下,四周的巖層在剎那間被粉碎了物質形態,化作極細微的粉末融入了人型岩石之中,形成了一個球形的地下空洞。
隨著時間以微秒為單位向前跳動,越來越多的岩石土壤等物質被萬有引力收攝著粉碎著,劃過一道道弧線向空洞中央的人型體彙聚過來。
這一次,他沒有選擇在空氣中投影電子簡並態之軀,完全是因為質量的關系,以白矮星物質一千萬噸每立方米的密度來說,想要達到鋼鐵之軀的體積,大約需要80萬噸的地球物質來填充。
而地球大氣層的總質量大約是5.5億噸,也就是說填滿這具軀體就需要抽走地球大氣總量的0.1,這足以在大氣層上製造一個十分之一個美國面積的大空洞。
這個直通宇宙巨大空洞,不僅僅會引起遍及全球且強度無法估計的颶風,而且也會改變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華生頓特區中央,曾經代表著美利堅權力中心的白宮已經消失不見,取代它的一片方圓大約兩公裡的空地,在空地之外才能看到一座座化作殘垣斷壁的房屋樓宇。
這片空地上,到處都是大片大片焦黑的泥土、液態礦物凝固後留下的琉璃化表面、密密麻麻彷彿隕石撞擊過後的形成坑洞。
不時有一陣陣散發著刺鼻焦灼氣味的幹燥烈風掃過,帶起一片片黑色的粉塵隨風飄蕩。
在這根本看不出人類文明痕跡的廢墟中央,諾亞悠閑地站著,末世般的惡劣環境反而令他充滿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