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胡亥有些無奈地笑笑,武侯當真謹慎,胡亥也就不再賣關子,立即認真地說道:“先帝在世之時,曾派數萬秦軍攻打南越諸國,如今多日未曾有訊息,朕恐其自立,武侯可自取士卒,從巴蜀之地,前往南越,正好也可牽制劉邦等人與趙佗為伍,此外南地多瘴氣,將軍可任乎?”
“陛下安排,末將不敢不從,只是趙國派遣數萬,今若攻打南越,萬一楚國貿然出兵,滎陽難以把守啊,陛下可有萬全之策?”蒙恬有些擔憂地問道。
誰知不待胡亥開口,蒙毅便搶先說道:“陛下前些時日剛從鴻溝回來,乃是與楚國講和,此事如今天下皆知,若是楚國先出兵,便是違背天下大義,師出無名,況楚軍不比從前,二有蒯徹、英布等人可快速支援,兄長無憂矣。”
“原來如此,微臣在所不辭!”武侯這才爽快答應。
胡亥略微頷首,“此等事情也不必急於一時,另外藍田大營兵卒充備,將軍若是怕大秦有危,可去巴蜀招兵,也可瞭解南越諸事,公之子蒙文甚是勇武,然未經大事,公此行可讓其跟隨,若是公擔心瘴氣毒蟲,可另擇人選。”
“末將不敢,蒙文整日在太史院、學宮各處遊玩,著實難以成器,今日帶其前往,也讓其知曉行軍不易,打仗艱辛,何嘗不是好事耶。”蒙恬當即認真道。
“嗯,公有此心,大秦有望,另外丞相可擺好盛宴,朕與諸公同飲,聊表往日之盛景,豈不美哉。”胡亥說罷率先走上前去。
秦楚講和,使得胡亥心中少了許多顧忌,所以才會安排這麼多的事情,但對於找趙齊燕是否出兵,還要看楚軍作何動向。
若是楚按兵不動,想要解決會稽之事,那秦軍便不出兵,只有等到楚攻打齊國的時候,秦軍便出兵攻打趙,如此趙齊燕便自顧不暇,難以照料他國。
平陽軍營中,韓信受令掌管三萬秦卒,陳平處理糧食軍需,分工算得上明確,是日韓信正在思索如何禦敵離間,卻聽聞外面紛亂不堪。
不待韓信出去,陳平先匆促跑了進來,“將軍,外面亂了!”
“何亂之有?”韓信聞言,有些皺眉地問道。
陳平嘆息一聲,“這裡計程車卒原本都是武侯部下,突然跟在將軍賬下,自然心中不服,有幾人在滋事生非,將軍還是早些解決吧。”
“有幾人鬧事,汝隨我出營觀看!”韓信說吧,便提劍而出,陳平緊隨其後。
兩人剛出營,便有名士卒湊上跟前,有些嘲諷地說道:“汝便為淮陰韓信?吾等皆知曉將軍大事,乞食而活,胯下而生,真乃豪傑也!”
前方眾多士卒聽聞,皆是俯首大笑,韓信卻是面色不改道:“汝知曉軍令乎?”
“在下跟隨武侯,不曾知曉軍令。”那士卒依舊趾高氣揚地說道。
韓信冷笑一聲,“汝不知,吾便告之,軍營內,肆意挑撥是非,侮辱上將者,斬立決!”
“爾敢!”那士卒聲音很大,然而明顯有些懼怕。
韓信見狀,直接拔出手中長劍,“吾當初受胯下之辱,量他乃是屠夫,不與之計較,爾等身為秦軍,若是這般,休怪我無情!”
“來人,將此士卒拖下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