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有些茫然,“這?公子且先去休息,某自有定奪,明日便給你答複,不知汝意下如何?”
共尉初來彭城,也不敢多說,只得頷首同意項羽的意思,隨即躬身行禮,退出大殿。
見其離開,項羽隨即命人開啟輿圖,發現九江郡和楚帝所居處想連,如此劉邦若圖謀不軌,定是輕而易舉之事啊。
“來人,去將先生請來!”項羽心中有些擔憂,隨即對著侍衛吩咐道。
不消片刻,範增便從殿外走來,見項羽眉頭微皺,慌忙上前行禮道:“啟稟大王,何事如此煩憂?某聽聞臨江有來使,莫非出了什麼事情?”
項羽並未開口,而是將案牘上的帛書遞給了範增,“先生細看。”
範增頗為恭敬地接過帛書,其言曰:“臨江王共尉拜楚霸王,躬身拜言,今劉邦自恃為漢王,拘束無度,私自發兵佔地,甚為無禮,秦軍來攻,其不來救,反以秦軍為友,伺機佔據九江諸地,千裡之地,僅剩江陵一所也。”
“、、、萬望霸王救吾一命,發兵衡山,解決此等禍患!”
項羽在旁,見範增讀閱罷,當即開口道:“先生覺得是否出兵?亦或是坐以待斃,觀看龍虎相爭?”
範增放下帛書,有些嘆息地說道:“何來龍虎相爭啊,秦為龍,漢為虎,臨江為狼,此乃趨虎吞狼也”
“吾等若是坐以待斃,臨江王共敖必敗,兩郡之地盡歸秦漢也!”
聽罷範增所說,項羽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此看來,必須出兵了?”
“恩,任誰得利,也不可讓劉邦羽翼豐滿,大王細想,那劉邦本是亭長,啟稟造逆,不過擁戴兩縣數十裡之地,今不過半載,衡山與九江連在一起,竟佔據九百裡之地,數萬士卒,楚帝本想用其牽制大王,可惜方法不對,養虎為患啊!”範增頗為認真地說道。
“只是我若出兵,豈不成了楚國內鬥了?”項羽言語間頗為顧慮道。
“不為內鬥,可先讓楚帝寫詔,將臨江王共敖改封為衡山王,然後將封地賜給共敖,如此便可,況且那劉邦名曰漢王,乃是為了漢中之地,若楚帝下詔,他不敢不交出衡山郡三百裡之地。”
“加上劉邦佔據了共敖六百裡土地,兩人仇恨不共戴天,共敖定會極力阻止劉邦北上中原,若是劉邦不從,吾等發兵,攻下衡山也無妨!”
項羽略微頷首,“看來先生對於劉邦頗為看重啊。”
“不是某看重劉邦,而是劉邦禮賢下士,身邊大有能人,不可不提防罷了。”範增頗為感慨地說道。
項羽當日便將共尉送走,並且答應將衡山郡送給共敖,而後又派遣周蘭前往會稽,希望楚帝能夠遵從楚霸王的意願,從新規劃共敖的屬地。
周蘭此人行事穩妥,帶著霸王的詔書便向著會稽趕去,楚帝聽聞九江郡被劉邦佔據大片,亦是驚訝,正在不知所措時,霸王的來使也倉促趕來。
楚帝與周蘭頗為熟悉,曾在會稽見過數面,兩人相見,周蘭並未多言,直接將帛書交到了楚帝的手中。
殿內的吳苪見狀,自是不敢多言,靜觀其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