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尉長槍並無章法,對著曹參的胸口直接刺去,似乎欲要仗著自己勇武將曹參擊敗,曹參慌忙側山躲過,右手上前,想要抓住共尉手中的長槍。
共尉雖無章法,但臂力強勁,見曹參出手,慌忙上抬手中的長槍,直接把曹參的手掌打出一條二指寬的紅印,使得曹參臉色微變。
“汝仗著年長,便以為無敵?可笑啊?”共敖嘲諷道,隨即抽回長槍,算上一個回合。
曹參被共尉激怒,雙手持戟,調轉馬頭直接對著共尉砍去,“豎子不知章法,吾怎會懼怕!”
兩人在陣前纏鬥半個時辰,將近百十回合,根本分不出勝負來,盧綰在後方著急,隨即命鼓手擊鼓,立馬帶兵沖了過去。
共敖副將見漢軍沖了過去,絲毫不怯,亦是橫列上前,霎時間兩軍數千人,竟在漢水旁邊廝殺了起來。
臨江軍善用水戰,然多為蠻人,力大勇武,漢軍乃刑徒士卒,多而不壯,靈活敏捷,不消片刻,血染遍野,悽慘無比。
兩軍鏖戰半個時刻,死傷頗多,共尉見勢不妙,隨即揮手示意副將,命其撤軍,臨江軍片刻便開始鳴金收兵,邊戰邊退。
曹參見其撤退的方向似乎是臨江,和蕭何所言的跨越衡山郡邊境前往彭城的路線有些不吻合,遂不在強追。
共尉折了一千人馬,星夜堅持,向著江陵趕了過去,而曹參見共尉遁去,清點人馬原路返回城中,損失竟比臨江軍還要多百餘人,可見血戰之下,勇武略勝。
劉邦在城內等候一天的時間不到,便聽朗將稟報曹參折回,心中有些遲疑,“兩軍交戰,怎麼說也要三五回合,如此撤兵,未免倉促啊。”
就在劉邦思量之間,曹參已然進到了殿內,衣衫尚有血漬,當即對著劉邦行禮道:“末將拜見漢王,賊眾全部逃回江陵!”
“那共尉沒有擒住?”劉邦有些遺憾地問道。
曹參在旁,連忙搖頭,“非末將無能,實在是賊眾反應迅速,且我軍未帶糧食,只能速戰速決,然後撤軍!”
“那共尉應該是逃回了江陵,大王不必憂慮後事,待六縣投降,某與秦軍包圍江陵,生擒共敖父子,今平地作戰,賊眾四散,故而難擒。”
劉邦也並無指責曹參的意思,頗為和氣地說道:“當時丞相說明此事時,本王也曾料到共尉定不會輾轉前往彭城,今回江陵也算是基本常識。”
“那為今之計,當若何?”曹參好奇地問道。
“奪六縣,請楚帝。”劉邦略微神秘地說道。
九江郡諸地且不提,光是楚帝的名號都足以降服諸縣臣子,而共尉與曹參一戰後,兩日便趕回了江陵。
此時共敖與司馬寅尚在死守江陵,聽聞共尉返回,不免有些疑惑,立即開東門秘密引入城中。
江陵行宮內,共敖面色陰沉,有些不悅地看向共尉,許久方才說道:“前些時候你說固守六縣,而今夏口卻被劉邦佔領,作何解釋?”
“父王,那劉邦狡詐,前些時候議和,未曾想今日卻出兵佔據夏口,反複如此,真乃小人也!”共尉亦是氣憤道。
“少言此語!六縣若何!”共敖指著其鼻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