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勿憂,李將軍走了,尚且有章邯等人代替,陛下不必勞心。”李斯最先回答道。
胡亥不可置否地點了點頭,“相國說的有理,只是三公之位,汝等甚久,不知可否繼續?”
王綰等人相視一眼,不解其意,馮劫為人率先,最先開口道:“陛下難道嫌棄吾等笨拙,不堪重用,可當初陛下曾極力挽留啊。”
“是啊,朕確實如此,反觀今日,朕那一跪似乎有些不值當啊,三公年紀皆是七旬,不如在鹹陽養老,諸事交給他人吧。”胡亥言語間很是隨意。
李斯最為不忍,當即躬身行禮道:“臣等為國為民,造福萬千,雖說皆是陛下之功,吾等亦是不敢有半點擔待啊。”
胡亥見狀,當即從首位下來,頗為沉著地走到李斯面前,低首耳語道:“老丞相,今七旬矣,且吾兄長、陳平皆大才,卻不居高位,恐被賊眾笑話啊,老丞相此生鞠躬盡瘁,當保全名利,以揚傳後世!”
李斯年紀七旬,須發皆白,王綰和馮劫亦是如此,都是先帝時期的舊臣,胡亥不想讓他們走,畢竟有些人才,不居高位,不能佐助天下,陳平恰巧正是此人。
至於扶蘇和蒙毅,皆是肱骨,蒙毅身為上卿,有爵位,現如今胡亥即位將近半年,扶蘇依舊沒有官爵,依舊以長君自稱,頗有些戰國四君子的風尚,這些虛職正是胡亥心中所不喜歡的,反倒不如給扶蘇實際的職責。
宮中三公九卿之職,九卿是完全不符合扶蘇的地位,只有從三公裡面挑選,加上王綰、李斯、馮劫年紀甚高,不如來個順水推舟,示意他們離開朝堂。
胡亥言罷,李斯默不作聲,和胡亥想到有些不同,在他看來,不過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已。
遂頷首道:“陛下舉薦賢才,許以高位,今三公九卿之職不足,老臣願意告老還鄉,玩弄孫兒娛樂。”
“只是老臣子李由當若何?”李斯轉而好奇地問道。
胡亥和李由前些時候還在一起探討軍事,對李由的為人略微瞭解,只能說舉止規範得體,似有大家公子風範,才智尚不足與李斯媲美。
但胡亥不好擾了老人家的願望,只得略微誇獎道:“公之子甚是威武,兵法與蒙恬、章邯無異,治國不輸於其父啊,今讓其駐守滎陽,不過是怕他耐不住寂寞,鍛煉而已。”
李斯被胡亥所言感動,甚是激動道:“陛下抬舉小兒了,他能夠登上郡守的位置,已經是三生的福氣了。”
“與丞相比,上不足下有餘。”胡亥說話間對著李斯使了眼色,畢竟這邊的王綰和馮劫還沒有開口。
剛才馮劫也說了,胡亥當初親自留下的他們,現在又要趕他們走,與情與理說不通啊,倒不如讓老丞相從中牽線搭橋。
李斯為相幾十載,如此離去倒也沒有什麼遺憾,瞬間會意胡亥的意思,轉而對著王綰說道:“王禦史曾亦為丞相,然功微,貶為禦史,想來數年之年未有可記載之事,亦吾可懲戒之事,難道汝心中尚有遺憾,不可辭別朝堂?”
王綰茫然地看著李斯,良久才答道:“這個倒沒有,只是?老臣還想為大秦盡力而已。”
旁邊的胡亥聞言,當即擺手道:“王愛卿已經盡力,無須有遺憾,今丞相退居鹹陽,不知禦史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