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見狀況不對,慌忙後退,韓生隨即擺手,弩箭齊發,彭越反應極快,見勢遁入佇列之中,並未受傷。
“如此小城,還敢死守!”彭越心中大怒,立即點兵放箭,另有小型投石車,裝上砂石土礫,向城中投去。
趁著塵土飛揚,煙霧彌漫之際,雲梯迅速架上前去,彭越士卒不畏兇險,直接沖上前去,韓王廣持戟抵擋,時至午時,不見效果,彭越方才下令撤軍。
而新鄭都城卻被打的破敗不堪,也不敢開城門維護,韓生只得命人從裡面修複,彭越兵精但是少,所以不能圍城,此次攻城不下,也使得韓王廣心中稍微鬆了一口氣。
彭越以為新鄭無兵,甚為好攻,沒想到卻出現這種狀況,韓王廣此番表現,也算是大漲韓軍志氣,使得彭越頗為謹慎。
晚間時刻,彭越獨自坐在營帳之中,臉色惆悵,“當初此為欒步之計,未曾想計策雖好,然實施甚難。”
“況秦將蒙恬已經與我書信,若是三日攻城不下,直接前往敖倉投奔蒙恬未嘗不是一條良策。”
“雖無功勞,但某之心亦是可嘉。”彭越心中自言自語道。
就在這時,外面忽然有士卒來報,說是西北方向有軍隊正在趕來,彭越聞言,慌忙起身檢視輿圖,正是敖倉方向所來士卒。
“你可見其旗幟模樣?”彭越認真地問道。
那士卒撓了撓頭,“這個不曾得知,看其服飾似和城中將士一樣,不知將軍有何打算?”
彭越來回踱步,既然和城中將士一樣,那就說明是張良所帶軍隊,看來如果猜測不錯的話,應該是張良得到訊息,所以撤出盟軍,前來支援新鄭。
“可知共有多少士卒?”彭越緊接著問道。
“騎兵將軍,略有六七千。”
彭越當即頷首,“既然如此,汝速去下令,收拾行裝,滅了火把,然後繞行前往敖倉,不可怠慢!”
城中的韓王廣聽聞彭越撤兵,心中大喜,片刻方才得知是張良帶兵前來支援,兩軍卻並無任何交集,彭越滅火緩行,兩軍相隔二裡,張良甚難察覺,況心存救韓,行軍急促,故而相安無事。
張良辰時到達新鄭城外,見城池殘破,且外有賊眾旗幟等棄物,方知城已經守住,不覺長舒一口氣。
恰好此時韓王廣開城相迎,張良趨步行禮,“微臣來遲,還請大王恕罪。”
韓王廣面色大笑,立馬上前扶起張良,“相國無罪,此次若非賊眾探知相國援軍,定然不會撤軍。”
“以此說來,相國功最大,且從即日起,讓秦楚相爭,吾等安樂民生即可,今韓不過數城,不可殺伐暴民矣。”
張良很是詫異,沒想到韓王廣會說出這樣的話語,遂開口問道:“大王此為何意?”
韓王執手張良,向著城中走去,很是感慨地說道:“今賊眾彭越來攻,本王方知百姓不易,且韓弱小,以至於賊眾尚敢來攻,不如休養生息,以壯兵馬。”
“相國以為如何?”
張良亦是覺得有理,頗為欣慰地說道:“大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