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步長舒一口氣,“陽武。”
彭越臉色瞬間大變,“此陽武可是河內郡之地,靠近大梁,河接敖倉?”
“正是!”
剛才還興奮地彭越,瞬間猶豫起來,“賢弟啊,你為何誤我啊,那陽武靠近秦地,吾等尚且不敵楚國項梁,如何與秦蒙恬交戰,哎吾必葬於汝手也!”
欒步靜靜品茶,卻顯得很是淡定,彭越在旁,更是不解,“賢弟啊!你就少喝些茶,多辦點正事吧,我看還是告知魏王,吾等駐紮陳留算了。”
“我為將軍,將軍何故如此也?”
“為吾?吾不敵秦軍,在陽武反被其擒也!”彭越高聲道。
欒步當即起身,指著陽武說道:“將軍佔據此地!為何要與秦軍為敵?吾等據陽武之後!敵便是魏!”
彭越瞬間恍然大悟,“賢弟讓我降秦?”
“沒錯,某前去大梁的時候,碰到諸多流民前往秦地,皆說秦君盛德,有來無拒,故而心中生出此意。”欒步緩緩地說道。
這個事情對於彭越來說倒沒有什麼,反正沒有世仇,投降也無不可,遂低聲問道:“我降秦無功,如何封官加爵。”
“這個將軍自然不必著急,功勞不久便會來,待到將軍行至陽武後,可秘密潛人向秦示好,某則去聯和韓趙魏三國。”
“那時三國若意氣風發,將不可擋,則將軍直接助三國攻秦,若秦兵強盛,三國勢弱,將軍轉而助秦攻三國,此乃穩賺不賠也,不過就某看來,三國縱算一起出兵,也是面和心不合也,所以將軍可先與秦修好。”
“賢弟高才嗎,某佩服之至!”彭越聽罷,立即行禮道。
當日商議完畢後,彭越帶兵先去拜見魏王咎,之後片刻不停歇直接前往陽武,至於欒步暫且留在魏都大梁。
周市對於欒步還是比較佩服的,遂將欒步舉薦給魏王,魏咎和欒步兩人志趣相投,遂拜為郎將。
其實也非志趣相投,欒步早知道魏咎的為人,胸無大志,喜歡別人誇贊,因此欒步見到魏咎的時候一直阿諛奉承,故而取得官爵。
魏咎對其甚是信任,又加上週市的吹捧,於是乎,魏王決定先讓欒步出使韓國,結兩國之好,形成盟軍。
這些王侯皆是自封,加上戰亂,未有來往,欒步也算的上亂世第一人吧,現如今韓國掌政的為韓王廣和老氏族,張良雖在韓國,並不得志,韓國真正的丞相乃是韓貴族鄭昌。
鄭昌韓人,本是秦國小吏,在楚國為官,後始皇帝駕崩,天下大亂,鄭昌逃回韓國,與老氏族共推韓王廣為王,後張良佐助之。
其為人低調,少時曾與項羽結識,因而心中有恃無恐,總覺得韓國出事,自己可逃走投奔楚國,故而秦軍壓境,絲毫不著急,平時皆在府中,很少出門,除非有要事,鄭昌才會上殿,權大至此!
欒步帶領數名使者,出了大梁,徑直往新鄭而來,韓王廣立國不久,諸多氏族聽說魏國使者前來,心中大喜。
因為這就意味著魏國已經承認韓國的地位與存在,然而事實上,只因亂世之中人人自危,當立盟軍,以抵暴秦,否則誰會找你此等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