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相對而坐,麻婆倒了一碗茶遞給她。
煙兒無心品茶,便直入正題。
“婆婆,我想向您打聽個人,一個叫朱鮪的男人。”
“不認識啊,我們這裡沒有這個人。”
麻婆想都沒想就回答道。
不過這也讓煙兒有些困惑,朱鮪一家的確在此,怎麼會連這個神婆都不知道?莫不是隱姓埋名了,如果真是的話,還真無從找起。
她不甘心,又問道:“那有沒有一家三口,家裡有個老母親,膝下一兒一女,小女兒叫朱睇,她哥哥叫朱鮪?”
“哦!你說朱睇啊?朱睇我知道啊。”
那麻婆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又說道:“她就住在我家屋後,那小姑娘聰明伶俐,可討人喜歡了,我們這鎮子上很多人都認識她呢。不過姑娘說她的哥哥,哦!他確實有個哥哥,大家都叫他朱二,他們一家三口是從淮陽來的!這十里八村的說人名兒我可能不知道,但是要說諢名兒我老婆子記性賊好,那可是一說一個準,你就說那叫狗蛋的吧!”
“淮陽人?可我聽說他們一家是孟津人士?”煙兒不想聽些無關的話,急忙打斷了她。
“姑娘有所不知,他們本是淮陽人,可朱二是個大孝子,聽說是他到洛陽當官了,就把她的老孃和小妹也接了過來,他娘喜歡看蓮花,我們孟津的蓮花可是最多最好看啦,他們這才在孟津安了家。他常說,孃親在何處,何處便是家鄉。聽他們說話的口音就知道,祖上不是孟津的!但是他們一家對我們村的幫助可真不少,又是修橋又是鋪路的,所有大家都敬著他們。這不,前些天還回來看望她娘呢!”
麻婆很健談,沒等她發問就撂了個底兒掉。此時她還絮絮叨叨的說著什麼,煙兒卻無心再聽下去。既然朱鮪的孃親和妹妹都在孟津,那便好辦了。
只是她真的沒想到,孟津是由馮異鎮守,朱鮪既然知道,還會悄悄把自己最愛的孃親和小妹放在在馮異的眼皮子底下。她更想不到的是,朱鮪在鄰里眼中居然是一個明經行修,志潔行芳的正人君子。
因此她也覺得,此次出行一定能有所收穫。
“不過,姑娘你找他們一家做什麼?”麻婆這才疑惑的問道:“他們搬來此處很久了,也沒見過有什麼遠房親戚來走動啊?”
“額,我不是他們家親戚,是聖上差我來尋他的家人的,但沒想到沒人知道他的名字啊!他本名叫朱鮪,跟著聖上立下了汗馬功勞,聖上本欲犒賞他的,無奈朱將軍高風亮節,婉拒了聖上的封賞,聖上這才命我前來,尋到他的生母,賞賜金銀絲帛,以昭聖恩。說起來還要多謝麻婆以實相告,不然我回去難以覆命吶!”
煙兒說完還特意低頭表示感謝。
“原來如此!丫頭啊,你說的聖上是何人?”麻婆追問道。
“回婆婆話,是漢室子孫劉秀。現在朱鮪已經封了大將軍,他們一家也要過上好日子啦。”
煙兒巧笑嫣然。
“哦?”麻婆吃了一驚,轉眼滿臉堆笑道:“好啊!好啊!這朱二果然有出息,既然你也遠道而來了,我老婆子就為你算上一卦吧!”
說完,麻婆就伸手在床邊摸索著。
煙兒急忙擺手,說道:“不必了,已經如此叨擾婆婆,怎好再勞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