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想容對孫家這位二小姐雖然談不上熟悉,不過就上次她在春遊宴會上的表現來看,李想容覺得,她小聰明應該還是有不少的,只不過,手段卻談不上高明。
但李想容這番寬慰的話語,並沒有讓孫芷蘭寬心多少:“話是這樣說沒錯,可蘇姨娘有兒子傍身,我爹私下裡還給她鋪子幫襯著,倘若我二妹真的記在我娘名下,只怕我娘日後在府裡的威信就更……”
居然還給小妾鋪子傍身?!孫侍郎當真是糊塗至極!
李想容腦子裡迅速思考著能讓孫芷蘭寬心的話,又問:“蘇姨娘的兒子多大了?”
“等六月份過完生辰,就整整四歲了。”
“才四歲?那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孫芷蘭不解:“怎麼說?”
李想容卻答非所問:“與你一母同胞的兄弟如今多大了?”
“大哥二十又一,二哥十七。”
“那不就得了?”古代後宅女子,尤其是妾室們,最關心的就是兒子問題。
有了兒子傍身,就相當於自己的後半生有了保障。只是如今看來,孫芷蘭的母親和那位蘇姨娘都過分看重兒子本身,卻忽略了“傍身”二字。
縱觀古今,寒門子弟要想走上仕途,其途徑除了寒窗苦讀,便只有從軍賣命。
而貴族子弟靠的,除了本身的能力之外,更多的是靠自家所能給予的人脈和門路!
李想容單手托腮,為自己和孫芷蘭各續了一杯茶:“說句冒犯的話,以令尊的年紀,在仕途之事上,還能再熬幾個二十年?”
孫芷蘭一手執著杯子,一副等她繼續往下說的模樣。明顯還沒明白她話中的深意。
“那我再說的明白點兒。”李想容抿了一口茶。
“令尊就算再想給蘇姨娘和你庶弟體面也總得你庶弟能堪當大任的時候才行。等個十幾二十年後,你的同胞兄長們早就事業有成而你的庶弟卻才剛剛成年,正是需要人脈的時候,待那時,想必令尊早已告老還鄉,早些年積攢下來的人脈關系也用不得了……”
孫侍郎一旦卸任,就沒了利用價值,自然也就不會有人為他的庶子大開方便之門。
女兒的婚事得靠正室主母安排,兒子的未來也得倚仗正室所出的嫡子們,蘇姨娘若是聰明的話,就應該在孫芷蘭的母親面前溫順小意,夾起尾巴做人!
孫芷蘭這才恍然大悟!“我怎麼之前就沒想得到?”
孫芷蘭興奮得從座位上跳起來,來到李想容面前,雙手環住李想容的胳膊,道:“想容,你真是我的福星!”
“行啦行啦,”李想容笑著將她按回座位上:“我跟你說這些,不過是想讓你和伯母寬寬心,你如今也到了要議親的年紀,可別讓蘇姨娘母女壞了大事。”
這件事若是傳出去,多少會讓身為正室主母的孫母名譽有損。母女二人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到時候,外人恐怕會對孫芷蘭也有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