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孫驥答應過年的時候會回家後, 孫駢就偶爾會到小弟租住的地方來看看他,同時她也打了電話回家,和家中的親人們說了這個情況,電話那邊一邊的孫媽媽聞言簡直喜極而泣。
沒幾天孫媽媽就請假讓大兒子送她過來探望小兒子,在四合院內,田淑麗一邊掉眼淚一邊拎著小兒子的耳朵, 足足唸了他一個小多小時。
孫驥被他媽拽的耳朵又紅又痛, 念得頭都大了卻不敢回嘴, 沒辦法誰叫他當初犯二,把爹媽和家中親人們氣的夠嗆, 現在只好低眉順眼的給大家賠罪。
與妻子比起來,孫叔明的態度就冷淡多了,就算從媳婦的口中知道小兒子有改正的意思,也只是淡淡的嗯了一聲, 在沒多說一句話, 更沒有露面過。
無聲無言也是一種態度, 孫驥對此心知肚明, 但他不願意低頭, 更不肯和母親提前回家, 父子倆就這麼隔著幾百公里沉默的對‘峙著’。
知道弟弟跟著他的鄰居去京影蹲活之後,孫駢沒有任何表示,對她弟弟孫駢微笑表示她已經心如止水。
不過因為這小子在京影那邊蹲活,孫駢還特意抽出半個上午蹬著腳踏車到那邊去看,因此就有幸見識了第一代京漂們的生活。
他們這些人中, 除了一部分為了生活卻沒有其它能力,不得不到這邊混口飯吃的群演之外,更多的則是放棄了安逸的生活,為了理想為了心中的藝術,背井離鄉忍受不解與非議,堅守著自己道路的追夢人。
孫駢與他們交談過後,深感受益良多,這些人的生活與經歷,居然讓孫駢又有了動筆的衝動。
多麼好的素材呀,幾乎可以說每一個人就是一個故事,如果能夠將他們書寫下來,一定會成為這個年代最珍貴的記憶。
可惜的是孫駢現在實在是太過繁忙,沒有時間去支援她靜心創作,只好先將一切都記錄下來,以備將來再度應用。
同樣感受頗多的還有孫驥這小子,京影這邊每天都會有劇組在開機拍戲,這年月雖然已經有了明星這麼一說,但還沒有什麼大腕不大腕說法,在劇組裡面最大的腕就是導演,製片人都要向後靠,名氣再大的演員,進組之後也是該幹嘛幹嘛,誰管你有沒有脾氣。
此時獨立投資的電影或者影視劇非常少,各大劇組基本上都是屬於各種電影製片廠的。
所以組內的工作人員們實際上都是同事關係,也許會有上下級的區分,但隔閡卻肯定沒有後世那麼明顯。
因此在劇組內就經常可以看見劇務與負責雜物的副導演掙的不可開交,導演與編劇為了某一個情節或者某一個人物的形象刻畫問題吵的面紅耳赤。
通常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很嚴重,劇組內的其它成員們是樂的在一旁看熱鬧的,因為這就是他們工作的日常,不管是爭執還是爭吵不能說沒有私心,但本質上肯定是為了讓影片更好,他們管這叫做靈魂的碰撞,每一次都是為了精益求精,所以這不是問題。
經過了幾日的蹲守之後,孫驥對京影這邊各個劇組的拍戲流程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
他人小嘴甜,眼活又會來事兒,沒幾天就在京影混的如魚得水,開始的時候還是齊大龍帶著他進組,現在已經換成他帶著齊大龍進組了,只是幾天他的人脈就已經比齊大龍還要深厚。
齊大龍:.........
真是後生可畏。
這一天拍完了一幕戲份之後,孫驥穿著群演的服飾退出鏡頭,在外圍等待劇組的再一次召喚。
不過與那些無所事事只是站在或者蹲在一旁的群演們不同,孫驥退出來後就直接繞到工作人員們的區域,找到一位看起來四十幾歲的中年人。
那位中年男子面貌看起來十分儒雅,人也非常的和氣,當劇組結束一旦拍攝休息的時候,他卻面對著棋盤,即執黑又執白,自己與自己下棋,也玩的非常開心。
“茂行叔,自己一個人下棋多沒意思,我來陪你?”孫驥擠到那個人的旁邊,笑嘻嘻的開口。
周茂行聞言抬起頭看了一眼孫驥的笑臉,嘴角微微上翹問道:“你陪我下棋?還沒輸夠?”
“這世上沒有常勝的將軍,更不會有常敗的棋友,不試一試這麼知道我這一次贏不了?”
“嗯,精神可嘉,把棋盤收拾一下。”
孫驥聞言興奮的將棋子都撿回去,對方讓著他,由他先下,孫驥信心滿滿,但依舊輸的很慘。
被迫中盤就投子認負的孫驥這是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他看得出來,對面那位大叔就是在逗他玩,不然為什麼他每一次都是被逼的中盤認輸?
生平第一次孫驥遇到了比他還要妖孽的傢伙,他一邊收拾棋局一邊小聲嘟囔,你做編劇真是大材小用,去做生意早發財了。
周茂行聞言淡淡一笑回道:“做生意?有什麼意思?”
“很有意思,那種拼搏過後有所收穫的感覺特別好。”
“聽你這話,你是做過生意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孫驥聞言微微揚起頭回道:“不敢說是生意,但也是份買賣,賺的也不多,就十幾二十萬吧。”
“怎麼做到的?”
“簡單呀,看到什麼東西會受歡迎,就找到貨源買回來在賣出去就好,只要眼光夠好,賺錢不是難事。”
“哦,這種呀,那你不是商人是商販。”
“有什麼區別嗎?不都賺錢?”
“區別就是你的財富源於優秀的貨源和消費者們的購買慾,你只是在他們中間牽的那條線而已。一旦貨源出現問題或者消費者的習慣改變,你的一切就將化為烏有,無根之萍經不起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