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傢伙路過小姑娘們身邊的時候,姑娘們連收音機都顧不得聽,全部的視線都集中到了對方的身上。
而那個人貌似也發現了這一點,走路的時候頭抬的更高,胸背挺的更直,就連皮鞋都踩的更用力了。
目送著對方咔咔、咔咔的從自己身邊走過,姑娘們開始竊竊私語。
“吆,他這是什麼打扮,咋看起來那麼怪?”
“不知道,沒見過,哎呀,褲子都掛在胯上了,腰『露』出來一大截,他也不害臊。”
如今的鄉下交通閉塞,資訊流通很慢,村裡總共只有一臺電視機,就是孫駢她姥姥家的那一臺。
所以他們對流行並不敏感,現在大多數村民們身上穿的依然只是藍綠灰等等粗布衣衫,黃『色』的老膠鞋,唯有年輕人們的身上會多出一些別樣的『色』彩。
不過也有訊息靈通的,就比如剛才用手指戳孫駢的那位姑娘。
“我知道,那個人身上穿的叫花襯衫,臉上帶的是蛤蟆鏡,那種上半截貼身下半截散開的褲子叫喇叭褲,都是從南方那邊流行過來的。聽說是港臺那邊的最新時尚,都是外國明星穿的。”
“啥,那就叫喇叭褲呀,看起來可真怪。而且那種褲子是不是特別容易髒?就那大肥褲腿,都可以當成掃帚用,我看剛才那位前面一走,後面啥髒東西都沒有了,能不能讓他以後天天都去我們家院子裡轉幾圈,這樣我們家就不用掃院子了。”
孫駢聞言再也忍不住,直接笑彎了腰,因為那位小姐妹的形容詞實在是太精闢了,那位喇叭褲走過的地方,真的很有掃帚成精的效果。
不知道孫駢為什麼笑,在她身旁的小表妹聞聲鼓鼓臉說道:“小駢姐,你別笑了,我難道說的不對嗎?那花襯衫和喇叭褲就是很難看呀,就是那個蛤蟆鏡還是很不錯的。”
有討厭的就有心動的,就那位小表妹的親姐姐,始終都看著喇叭褲那邊出神,看起來是非常動心的樣子。
她妹見狀立馬說道:“姐,你可別動啥心思,咱爹的脾氣你知道,你真敢這麼穿,他肯定會拿雞『毛』撣子抽你。”
那位看起來十七、八歲的大姑娘聞言臉『色』立即一變,不敢在去看喇叭褲,只是眼中的可惜卻是誰都看得見的,那小嘴眼看著就要嘟起來了。
為了避免姐妹吵嘴,孫駢馬上轉移話題,指著那個剛剛過去,現在正往二姥爺家院子裡走的傢伙問道:“那人是誰?我怎麼看著這麼眼生?是咱們村的人嗎?”
“小駢姐,你不認識他了?那是大爺爺家的長貴呀。”
被稱為大爺爺的人,是孫駢姥爺的堂兄,孫駢得叫大姥爺的。
那是大姥爺家的小孫子長貴?孫駢聞言腦海裡面立即閃出一段回憶。
大冬天裡一群孩子穿著肥大的棉襖棉褲四處『亂』跑,那寒冷的天氣和狂刮的西北風一點都沒能減弱小孩子們的熱情,他們拖著鼻涕,搓著凍裂的小手,頂著一對通紅的耳朵到處狂奔,也不知道在玩些什麼。
很快天空中下起了雪,男孩們見狀更開心了,捏起地上的雪花就開始相互『亂』打。
那群孩子裡有一位個頭特別瘦小,黑麻布的棉鞋帶著補丁的棉衣棉褲,穿在他身上是那麼的不合體,很明顯那不是專門為他做的衣物和鞋,應該是他家裡的哪位哥哥穿小了之後傳給他的。
物資匱乏的年代,家家戶戶幾乎都是這樣,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在給老三,如果還有弟弟妹妹,那就能繼續傳下去,一直到衣服變成破布為止。
後來那群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跑到村中小河的冰面上玩去了,初冬河面還沒用凍結實,那個瘦小的傢伙就成了倒黴蛋,一腳踩碎了冰面直接掉河裡了。
村裡其它的孩子合力把人給拉上來,河水不深倒是沒啥危險,只不過倒黴蛋的鞋子褲子卻是全溼了,在河邊哇哇大哭不敢回家。
後來還是孫駢她姥姥把那凍壞了的孩子帶回家,扒光之後把人塞入棉被按在炕頭,在用爐子把那倒黴孩子的褲子和鞋子全部烘乾。
那倒黴孩子就是孫駢大姥爺家的長貴,孫駢與他並不熟悉,印象當中最深的記憶,就是那小子抱著棉被縮在她姥家炕頭瑟瑟發抖的樣子。
那是長貴呀!
當初那個小蘿蔔頭咋變成這樣了?
喜歡80年代廠區生活請大家收藏:()80年代廠區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