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呢?”管大夫人挑眉望向兒子的近侍。
“公子,公子剛才還在這裡呢!”墨硯看了看左右,“回夫人的話,今早公子囑咐我們把書房一分為二,許多重要的資料需要轉移到實驗室,奴和元公子盯著這事兒……”
“你下去吧!”管大夫人扶額,大兒子始終沒把她的話放心裡,想必又去見未來的兒媳了,她其實並不喜歡這個兒媳,程府並不缺錢和名聲,至於朝堂上的權利,恰恰是程家忌諱的。
從整個家族來說,適合程易的妻子是她這樣的,出身貴族能保證修養見識,足夠的學識能維繫家族的運轉,一個大家族的族長夫人內要協調親友關係,教育下一輩,處理私產,對外要時時更新,讓程家始終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大方向決策失誤會抄家滅族。
就像《紅樓夢》中的賈家,如果王夫人堅持不讓元春進宮,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女人褲腰上,選擇黛玉,讓寶玉成為一個詩人,培養賈蘭和賈環以及寶玉的下一代,給幾個女孩選個好人家,爵產貼補賈璉一些,怎麼也不至於抄家滅族。
不送元春進宮,她完全可以做到。
而景安公主不是這樣,相反,她需要程易配合她,那相對的程家瑣事最終還得交給二兒子打理,位不配功正是亂家的根源。
程易生來就是世子,他也是兄弟兩人中最有能力的一個,總不能因為娶了公主丟了世子之位,那不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對皇帝不滿?
偏偏她還拿捏住了兒子,以為她不知道兒子等了她快十年!
人生有幾個十年?
程暄的長子都十歲了!
她這個操心的命,連成婚前不能見面的禮節都不願遵守!
她不是個見不得兒子夫妻和睦的人,她當年也從不在意這些說法,覺得是迷信,但做孃的,總是不想兒子在能輕易做到的事兒上留隱患,“窺基法師哪裡你遣人不,你親自去問下,婚前夫妻見面可能補救,還有讓季管家去尋景龍觀主詢問下破解之法。”
“喏……”
程碹領著他的長子同府裡管家左右飛馳而去。
整個程府像一輛蒸汽火車按軌道向前行駛。
實際上,春華和程易比管大夫人想的要更重視這婚禮。
如今的兩人雖然在一起,卻也不約而同的將眾人的話記到心裡,他們在平康坊的一個歌舞坊用屏風隔開的包間中閒聊。
“阿爺醉心學術,他擅書畫,是江南文壇魁首。阿爺心寬,自成婚後,家中產業悉數交給阿母,阿母生性嚴謹,將漢陽鐵廠從虧損到成為行業領袖,只他二人多在餘杭,一年之中,中秋,年節裡能見,倒是幸運的事兒。”
程易說著,又交待了家中兄弟,“我為家中長子,由祖父祖母帶大,同胞的二弟常年跟隨母親在江南,家中產業大部分由他出面料理,我父娶有一平妻,生有一子。當時阿母將人接進來的時候就同父親定了,日後家中產業,刨除祖產,我同二弟佔九成,三弟一成,我同二弟之間是他三我七。”
原本以為程易該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才能這樣陽光開朗,沒想到也是一地雞毛,果然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至於程家的問題,首先就是三個利益相關的主要矛盾,程父和管大娘子的,程三跟他們兄弟的,程易和程暄的,其中程易同程暄的最為致命。
這樣想來,程易最合適的妻子應該是另一個管大娘子!
“你,你應該娶一個更傳統的閨秀……”
程易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