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身邊不斷倒退的美麗景色,李志成也來不及欣賞了,先解決寶藏的問題再說。而越往下,視線越來越暗,李志成只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強光電筒。
在不斷的潛行中,那股能量感覺越來越近,而李志成也越來越興奮。因為這些能量,越來越龐大,並且與二戰基地的寶藏能量真的很相像。
而差不多下到海底的時候,李志成仔細的感受這些能量,發現這些能量是很多股能量組合而成的,這些能量,有大有小,佔地面積十分龐大。
藉著強光手電,李志成也只能看到眼前一小部分的海底情況,而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漆黑。為了應付可能存在的危險,李志成從下潛開始,手中一直都握著一把機槍,發現好像在這裡使用不上。
藉著強光手電,李志成發現,這海底好像真的有沉船。雖然海底的淤泥,已經將當年的沉船覆蓋了起來,但那些船舶的模樣,還能夠看得出一點輪廊。
李志成不斷的沿著能量分佈帶潛行,發現這種裸露在海底的沉船,好像不止一艘,而是整整一隻船隊。為了更加仔細辨認這些船隻,李志成用能量罩變幻形狀去推動船上的淤泥,顯示船舶當年本身的樣貌。
雖然只能能量罩推動的地方十分小,對於佔地如此廣大的能量,完全不起多大的作用,但從李志成弄開的一些淤泥可以看得出,這些船舶,好像是木製的帆船。
而在船舶上面,或者周邊,到處都散落著各種攜帶著能量的東西,李志成將能量罩覆蓋住一處,撿起來看。靠,真的是寶藏啊,這些攜帶能量的東西,原來都是金銀珠寶啊。
雖然因為海水氧化的原因,這些金銀珠寶都已經沒有當年亮麗的外表,但這不妨礙李志成對這些東西的辨別,不妨礙他們本身的價值啊。
發財了,發財了,佔地這麼廣的船隊,得有多少金銀珠寶啊?看來這個寶藏,比自己上次在緬甸獲得的二戰寶藏,更加的龐大啊。
地中海,哪裡來的這麼多沉船寶藏啊?難道這是當年的西班牙黃金船隊?李志成在得到二戰寶藏回到國內之後,特地在網上,還有去圖書館之類的研究了一下世界各地寶藏,其中黃金船隊給李志成的印象十分深刻,因為黃金船隊的價值實在是太高了。
1702年,西班牙歷史上著名的“黃金船隊“在大西洋維哥灣被英國人擊沉,從而留下探寶史上一大遺案。當年6月的一天,正當“黃金船隊“駛到大西洋維哥灣時,突然被一支英、荷聯合艦隊攔住去路,絕望的“黃金船隊“總司令下令燒毀運載金銀珠寶的船隻。據被俘的西班牙海軍上將恰孔估計:約有5000輛馬車的黃金珠寶沉入海底。
但黃金船隊不是再大西洋的維哥灣被英國人擊沉的嘛?好像距離李志成現在所在的位置,還是有點遠啊?
難道西班牙人當時也來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但按照黃金船隊的行駛路線,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啊?
要知道,蘇伊士運河是1869年修築通航,黃金船隊沒有理由跑到地中海這裡才的啊,難道當年的黃金船隊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或者是有人劫持了黃金船隊,或者黃金船隊的高層監守自盜,偷偷的將黃金船隊帶到這裡來,打算找個地方分贓?
如果不是黃金船隊,那到底還有哪個船隊有這麼龐大的船隊運送這麼多金銀珠寶呢?不過人類文明時間那麼長時間,特別是大航海時代開始後,各式各樣的船隊也十分繁多,人類不可能將全部運寶船都一一記錄在案。
特別是一些海盜的財産,或者一些私人不可以見光的財産,也是有可能在運輸過程中被沉沒在這裡。
這些問題,對於李志成來說,都是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自己發現了這些沉船寶藏,並且有能力將這些寶藏佔為己有,這才是最重要的。
俗話不是說,天下寶物,有德者居之,而李志成現在就成為了這個有德者。
李志成現在不斷的將能量罩擴大,然後將有能量的物品包裹住,不管裡面是否有淤泥,先弄進空間再說。可以先將全部東西先弄進空間的海洋岸邊的海域放著,都是海洋,對這些沉船的破壞不是很大。
李志成先挑選的是那些散落在沉船周邊的寶物,畢竟沉船太大了,擴充套件自己的能量罩,需要消耗不小的精神力,特別是在這種深海的地方。
萬一自己精神力消耗一空,到時回去就麻煩了,所以收拾寶藏,也要在保證自己的安全前提下進行。
李志成現在就像一隻不知道疲倦的小蜜蜂,不斷的勞動著,看著一件件、一箱箱物品不斷的透過能量罩進入玉佩空間,李志成感到無比的滿足。
這種撿寶事情,真的很容易讓人心情愉悅,特別是這些寶藏,只有自己一個人能夠撿的時候,更加愉悅。
但很快,李志成就愉悅不起來了,因為沉船的面積實在太大了,李志成在不斷的勞動中,漸漸的麻木了。之後的撿寶行動,就好像機器人不斷的重複動作,而不斷消耗的精神力,也給李志成帶來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