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玉佩生物工程 > 第一百三十章 端溪硯

第一百三十章 端溪硯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聽見你的聲音 媳婦兒,我要抱抱 我有一個男朋友[快穿] 雲卷玉(淩雲徹x李玉) 你有本事打我啊 鬼王是我妻 請殺死變態男主 小白白與大胖貓 撿到一個全能小保姆 寥寥半生 因為溫先生的誤會 妻子的謊言 天家凡心 冷燈看劍(古陵逝煙 報社 霹靂 主受) 外星老攻簽收中 鮫妖[重生] 他連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顏色 我成了最野的受[快穿] 末日遊戲之旅 一千零一夜[娛樂圈]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一百三十章端溪硯

老何眼睛充滿了驚訝,說道:陳先生,你這可不能開玩笑,我這硯臺使用了多年,感覺除了好用點,也沒覺得他有什麼特別的啊?

李志成又再次仔細把玩,並用玉佩對硯臺裡面的能量進行感應順便吸收),確確實實是明末清初時期的瑞硯。

李志成剛剛可以用玉佩吸收能量的時候,在廣東省博物館吸收過瑞硯的能量,後來還特地看了關於瑞硯的一些書籍,所以對瑞硯還算是瞭解。

但瑞硯鑒賞是一個系統、專業的科學,清梁紹壬撰《兩般秋雨盦隨筆》說:“端硯之辨最難,非生長斯土悉心窮究者不能知也。”鑒別端硯可以說是一門科學,因為要有各方面知識做基礎;同時又是一門技術,因為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

而李志成自問還沒達到那種程度,也幸好有玉佩的能量感應作為補充手段,但也只能幫老何分析一下,不敢打太大的保票,說道:老何,我對瑞硯也是略知一二,就把我知道的東西和你驗證一下,說的好不好,你自己心中有數就行,行嗎?

老何對李志成已經比較信服,連忙說道:好,好一切都聽陳先生的。

李志成說道:老何,你這硯臺應該是瑞硯,那我們就先來說說何為瑞硯,然後再從瑞硯的特點著手去判斷,這硯臺是不是瑞硯。

端硯又稱端溪硯,因産於古端州今廣東肇慶市)而得名。

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首先我們來看看石色,端硯石的光澤和滋潤是別的硯石不可能有的,我們可以用水濕硯臺來仔細審視。老何,你也順便來研墨,寫寫字,讓我們也好判斷。

老何聽從李志成的建議,加水觀察,紋理清晰明淨,其色彩好象從硯石裡透出來的,給人一種內在的沉實、凝重、渾重的感覺。

然後進行研磨,確確實實有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的特點,有點古人要求的:在硯中生光發豔,隨筆旋轉,滌之泮然立盡,乃石性堅潤能發起,不滯於硯耳。

而老何也算是個書法愛好者,雖然書法還達不到宗師的地位,但也算的上有小成,而剛剛研出來的磨,確實有書寫流暢不損毫的特色,至於是不是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看老何之前寫的字就知道了。

而老何這硯臺並非綠硯,所以沒有硯心湛藍墨綠的感覺,但剛剛觀色的時候,確實符合瑞硯的特點。

其次是聽聲,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中對端硯石聲的看法是“叩之無聲,磨墨亦無聲”;《端溪硯史》指出:“石以木聲為上,金聲、瓦聲為下。木聲拍拍然,金聲璫璫然,瓦聲玲玲然。老坑皆作木聲,麻子坑佳者亦然,餘則否。蓋石潤則聲沉,石燥則聲浮,清越以長如泗濱之磬者,弗良也。”

李志成將硯用五指託空,輕輕敲擊或用另手指輕彈),老何這硯臺雖然沒有達到叩之無聲,但叩之聲音較小且悶啞,達到木聲拍拍然的感覺,十分符合老坑瑞硯的特點。

最後是手感,瑞硯為沉積巖輕重適中,上手時有滋潤之感;若感到太輕或太沉重,有枯燥之感覺,均有偽品之嫌。而老何這硯臺,三人都感覺這硯臺確實很有滋潤的感覺。

而從雕刻手法來看,老何這方瑞硯,屬於自然瑞硯。自然端硯就硯石開採時形狀略加修飾。粗刻以山水物為題材,融中國傳統繪畫與書法技巧於雕刻藝術,具有於精細中見豪放的嶺南特色。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