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身體不大好,雖然很喜歡騎車,但不大敢騎行太遠,而現在身體好的不行,怎麼都得努力一下。
而走的時候,只有張婧來送李志成,因為李志成不想麻煩大家。而張婧來送是因為和李志成交接製作好的三七的時候,知道了李志成的住處和出發時間,順便將三七的使用方法抄了一份給李志成,這是張婧爺爺的意見,覺得李志成這個年輕人值得張家示好,這可比網上搜尋來的更加全面和到位。
對於李志成怎麼處理那些三七,怎麼帶回去就不是張婧需要關心的事情了。
如果按每小時15公裡的時速,每天騎行八小時計算,李志成幾乎兩天就可以回到家了。但回家的路幾乎都是山路十八彎,普通人的騎行時速遠遠達不到15公裡每小時,一班都需要三天或者以上的時間才能到家。
但李志成不知道是因為身體太好了,還是太興奮了,確確實實在兩天內回到家了,並且還不是特別累的那種。
並且在回家的路上,因為一路上都是青山綠水,所以李志成經常停留下來進行短暫的“呼吸”,雖然生命力沒有三七山谷那麼蓬勃,但也算是細水長流了。
而三七山谷那種情況是可遇不可求的,而自己回家的路上這種生命力在粵北山區到處都是,因為粵北山區幾乎都是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地理環境。
而對於生命力的吸收,又進一步的改造著李志成的身體,加強自身與玉佩的聯系,李志成明顯的感覺到玉佩吸收生命力之後的那種喜悅之情。
有時候李志成也挺害怕的,因為感覺玉佩好像有生命和感情一樣,萬一哪一天自己被玉佩控制住了怎麼辦?不過暫時玉佩除了帶給自己好處外,好像還沒有讓自己吃什麼虧。
而李志成也是神經比較大條的人,就算真的對自己以後有害,自己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難道扔了玉佩?捨不得。自己沒有玉佩,估計這輩子都得病怏怏的、平淡無奇的過完這一輩子。
所以就這樣心安理得的享受玉佩帶來的好處,而日後潛在的危險,以後再說吧,希望危險永遠不會發生。
李志成還想到,既然自己的玉佩可能有潛在的危險,自己在危險來臨之前一定要利用玉佩做點什麼,比如用玉佩吸收的生命力給爸媽梳理一下身體,在葉晴媽媽身上驗證是可行的了,所以可以一用。
而老爸老媽對於李志成的回家,也是蠻開心的,雖然李志成出去旅行時間不久,但畢竟是出門回家,中國人體現最開心的一種方式就是吃。吃好的,做好吃的。
而最開心的人應該是弟弟,因為李志成在廣州回家之前,給他快遞了一臺膝上型電腦和一臺手機。對於還在讀初中的弟弟來說,這些東西都是很新奇的。
不是以前買不起,而是老爸老媽不給買。而李志成的這種擅自行為,一致得到老爸和老媽的批評,因為這樣既浪費錢財,又可能讓弟弟無心上學。
在弟弟和李志成的再三保證下,老爸老媽終於同意弟弟有限度的使用電腦和手機,如果萬一發現成績下降的話,那肯定是第一時間被沒收的。
而對於李志成給老爸老媽買的禮物,雖然兩個人都說李志成浪費錢財,但眼中那種喜悅之情是掩飾不住的。以前雖然李志成出去旅遊也有禮物,但鑒於自己沒有收入和囊中羞澀的緣故,都是買的很便宜的紀念品。
而這次李志成是用自己賺的錢買的禮物,雖然這次是玉佩幫忙作弊賺的,但畢竟是自己賺的不是,並且禮物也比較合老爸老媽的心意。
特別是那些翡翠,老媽寶貝的收藏起來,女人對於珠寶都是沒有抵抗力的。平時勤儉節約不大舍得買,而李志成這次買的品質又比較好,值得藏起來,包括老爸和弟弟的那份,理由是怕他們弄壞了。
出去旅行,就好像船舶出海航行一樣,需要經歷風浪才能到達彼岸,而這中間有無數的精彩經歷等著自己去發現。但航行再遠的船舶也需要港灣,而家,就是那個最好、最舒心的、最安全的港灣。
對於李志成的禮物,一家人也只是欣喜,而對於李志成的身體變好。那對於整個家來說,那絕對是驚喜。
老爸老媽為此事再三確認,生怕李志成是為了安慰家人而編織的善意謊言,但在再三確認的條件下,一家人驚喜不已。
雖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成就,有出息,但實現這些東西卻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一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健康在這個家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