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維奇設想過很多不利局面,比如說自家球員狀態不佳,又或者對手改變戰術。
對於這些問題,其實他都有做過準備。
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問題,因為不管怎麼說,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可是現在,他似乎有些無能為力。
當一名明星球員狀態奇佳,火力全開的時候,他能夠做的很少。
大衛羅賓遜有過這樣的表現,鄧肯也有過這樣的表現。
作為主教練,波波維奇看過太多這種情況。
有那麼一瞬間,他真覺得快完了。
看著王昊一次又一次的進球,他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當然,作為一名主教練,肯定不能把情緒暴露出來,尤其是這種無能為力的情緒。
半場比賽結束之後,看著球隊依舊是兩位數的落後,波波維奇立刻做出改變。
他開始強調進攻,甚至強調三分球。
馬刺隊善於防守,可波波維奇從來都不是那種只會死抓著防守的主教練。
就像後來,他口口聲聲說著不喜歡三分球,而馬刺隊卻成為聯盟投三分最多的球隊之一。
波波維奇很清楚,理念什麼的,還不是為了贏球。
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防守再好,可是得不了分,又怎麼可能贏球?
果不其然,第三節比賽開始之後,馬刺隊果然加強了進攻。
尤其是青春版的gdp組合,更是合力砍下10分,一度將分差縮小。
就是這個時候,又是王昊站了出來,連扔兩記三分球,澆滅了這波追分狂潮。
每當馬刺隊連續得分的時候,王昊總能夠及時地站出來。
作為一支善於防守的球隊,在需要連續追分的時候,其實是有些不足的。
而接連幾次的追分勢頭被澆滅,馬刺隊的精氣神似乎都下降了不少。
原以為是一場生死大戰,卻表現得有些平淡。
或者換一種說法,超音速自始至終保持著足夠的領先,而馬刺隊卻是無能為力。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王昊。
首節18分,半場33分,全場比賽51分,這樣的資料贏球,自然是很正常。
101:91
對於馬刺隊來說,慢節奏、精於防守的作風,的確很容易讓他們贏球。
可前提是,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一直維持著分差。
至少,絕對不能大比分落後。
一旦大比分落後,馬刺隊想要追分,更多地只能依賴於防守追分。
如果沒法防住對手,那就危險了。
就不如這場比賽中,馬刺隊不是沒有過追分的機會,其實還有過好幾次。
可他們追分,更多地靠著陣地戰一點點磨。
好不容易磨出來幾分,王昊“梆梆”兩個三分球,分差又回到兩位數。
這種情況下,馬刺隊怎麼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