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一減之下,分差被迅速拉開。
更重要的是,那個時候,湖人隊計程車氣也在一點點地被擊潰。
“很好,馬刺隊,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對手。”
看到比賽結束,保羅韋斯特法爾作為主教練,第一個站出來說話。
“至少,我們不需要再為如何限制沙克而感到困惑。
老實說,連續幾年遇到沙克,實在是讓人有些感覺到崩潰。
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對我們是好事啊!”
倒不是要故意貶低馬刺隊,事實上,馬刺隊的實力看在所有人眼裡。
真要說不足,那就是鄧肯的獨木難支。
一旦鄧肯沒能承擔起馬刺隊在攻防兩端的重任,馬刺隊根本無力反抗。
常規賽的時候,馬刺隊或許還有人能夠站出來,幫助鄧肯撐一下場面。
可是到了季後賽,就沒那麼簡單。
gdp中的g和d,如今看起來還是太年輕了,還沒辦法替鄧肯分擔壓力。
別看今天帕克打得很不錯,事實上,這不過是打順了,怎麼打怎麼有。<vp,還得在關鍵時刻站出來。
所以說,只要針對好鄧肯,讓鄧肯發揮失常,超音速的機會很大。
可問題是,期待這個呆子發揮失常?
老實說,這樣的機會並不大。
5月19日,西雅圖,鑰匙球館。
面對這一場至關重要的比賽,就算是王昊,也在家裡坐不住。
他乾脆一早就來到球館,此時的鑰匙球館外還是一片空曠景象。
至於說球迷,還要等到下午才會來到球館。
來這麼做,自然是為了熱身。
熱身這種事,見仁見智吧,有些運動員有著無比嚴苛的熱身要求。
每次比賽之前,都必須進行一到兩個小時的熱身時間。
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球員,比如說加里佩頓,還有未來的納什等人。
良好的熱身,能夠把身體徹底活動開,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受傷。
大多數球員,都會保證在比賽之前有半個小時的熱身時間。
當然,也有那種完全不準備熱身的,比如說艾弗森,他就經常在賽前才趕到球館。
很多媒體在宣傳艾弗森不訓練,一方面是為了給他打造超級天才的人設。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控訴他的散漫,不守規矩。
事實上,這純粹是媒體炒作出來的。
就算是奧尼爾都需要按時參加球隊訓練,更何況是艾弗森。
艾弗森自己就承認過,他的確有過缺席訓練的情況,卻也不是從不訓練。
事實上,他更多的是不參加賽前熱身。
這也是艾弗森身上傷病不斷的原因,尤其是年紀稍大之後,便狀態大幅度下滑。
嚴格說起來,艾弗森的職業生涯巔峰只維持到了07~08賽季。
那時候,他才33歲而已。
按理來說,33歲的年紀,應該是一枚職業球員的生涯巔峰默契。
這個時期,因為身體機能的降低,運動天賦肯定會快速滑落。
只不過呢,經驗也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