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拼的情況下,還是要拼一拼的。
尤因就再一次搶到了球權,很顯然,老傢伙並不打算錯過這次有可能奪冠的機會。
超音速的進攻,王昊接應了一下加里佩頓,然後就再一次把球還回去。
他伸手示意了一下,讓加里佩頓主動進攻。
至於說王昊,則是開始跑位,瘋狂地跑位,爭取尋找一點點機會。
昨天晚上,上場比賽結束的時候,王昊其實是有些生氣的。
為什麼第二天就不生氣了?
因為王昊想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核心球員才是決定一場勝負的關鍵。
贏了球,獲得讚譽最多的核心,那麼輸球的時候,也應該這樣。
當然,王昊的發揮不差,輸球不怪他。
可是換一個角度來想,為什麼他不能發揮得更好,如果發揮得更好,是不是能贏球?
既然40分沒法贏球,那就50分,甚至60分,這總能贏球了吧?
想要得分,不是問題,可是想要得高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為什麼王昊很少出手40次?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不管不顧地出手,那當然沒問題,反正就是唰出手數,進不進無所謂。
王昊不是這樣的,他是有把握才會選擇出手。
沒錯,其實有些時候,是他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出手,看這個機會好不好。
這才是王昊效率高的原因。
另一方面呢,這也就意味著,王昊其實創造出機會的能力,是有所欠缺的。
當然,這是相較於艾弗森和科比這個級別的球員,來說的。
創造出手的能力有限,很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沒辦法得到高分。
這有點像內線球員,內線球員的命中率更高,可是出手次數要少很多。
究其原因,就是出手機會受限,創造出手機會的能力,不如外線球員。
不過呢,王昊也有打出高分的情況,畢竟,50+他都打出來過兩次。
這兩次卻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三分球。
這兩場比賽,王昊直接把三分球投神了,至少都是扔進10個。
要知道,10個三分球就是30分,其他地方再來點,50分也不是太難。
所以,今天想贏球,王昊就必須得高分,而要得高分,就得指望三分球。
比賽一開始,王昊就沒打算主導進攻,而是希望透過跑位,尋找三分球的機會。
加里佩頓持球,先看王昊能不能跑出機會來,沒有機會,他這才自己打。
這一幕,頗有幾分回到去年的感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