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這一次陳洵沒有念出聲,只是在心裡想了一下水的形態。
他的手中立刻就出現了一團拳頭大小的水,這團水漂浮在他的手掌上,靜止不動。
陳洵把水裝進杯子裡,然後嚐了一口。
“嗯?味道不錯啊!”
陳洵雙眼一亮,這水的味道與普通的水並無二致,看來以後不缺水用了。
在野外生存的時候,不用為水源擔心,是多麼的方便,想到這裡陳洵忍不住笑出了聲。
之後陳洵又嘗試著釋放了其他屬性的魔法。
火系,風系,土系,光系,暗系。
每種魔法都帶著做實驗的心態來研究。
經過兩天不停地實驗,結果證明了一件事,陳洵能使用全系魔法。
受限於魔力總量,以及釋放魔法的技巧等諸多因素,陳洵現在能使用的魔法破壞力並不強,但這不妨礙陳洵對魔法的熱愛,反而促使他更加專心地研究。
時間很快,轉眼間,張大鼎離開已經一月有餘了。
這段時間陳洵基本宅在家中不出門,日常活動除了鍛鍊身體外,就是魔法研究。透過這段時間不停摸索與實驗,陳洵自創了數十種魔法技能。
這些魔法技能有攻擊類的,有防禦類的,還有輔助治癒類的。
甚至還有一些魔法不能用於戰鬥,卻能於生活或者生產,陳洵稱這類魔法為生產系魔法。
隨著深入研究,陳洵逐漸發現,每一個系列的魔法既能攻擊,也有防禦。
最開始,他認為魔法的歸類與魔法的屬性有關,比如火只能攻擊,土只能防禦。
可多番實驗下來,發現魔法歸類與屬性毫無關係,每一個屬性的魔法技能,都能攻能防。
再後來,陳洵對每個屬性的魔法都做了驗證。
水系。
陳洵實驗出的水彈術,具有很強的攻擊力。釋放過程先召喚一團拇指大小蘊含魔力的水團,然後再賦予這團水一個恐怖的初速度,水團就會如同子彈一樣激射出去,威力很大,能輕鬆擊穿一尺厚的石頭。
經過陳洵的反覆實驗,調整生成水團的大小,以及賦予初速度時的魔力消耗比。
陳洵最終得出了最佳比值,一比十。
賦予初速度的魔力過少,水團的初速度達不到要求,威力會下降;而賦予初速度的魔力過多,則平白浪費,但是對水彈的威力毫無提升。
掌握了這一比值後,在施展水彈術時,直接將魔力按比值分配,經過幾次練習後,陳洵就能做到瞬發威能最大的水彈。
最後經過調整的瞬發水彈,能擊穿大約一米厚的石頭。
同樣,陳洵實驗出的水系防禦魔法,水幕,也是具有極高的防禦力。
水幕又被陳洵分為平展和立體兩個型別。
平展的水幕防禦力低下,一塊拇指厚的四方形水幕能被水彈輕易擊穿,而要抵擋最高威力的水彈,需要至少三塊水幕。
但是如果把水幕按照施法的意願圍繞起來,讓水幕形成一個環繞的圈,這樣就形成了立體類的防禦魔法。
立體類防禦魔法的防禦力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其防禦力能勉強抵擋住威能最大的水彈術。
根據這些個類似的原理,陳洵實驗出了風幕,火幕,其中各有優缺點。
土系。
代表魔法,巖鎧術,石炮彈等。
其中石鎧術是使用魔法控制岩石覆蓋全身,增加自身的防禦力與戰鬥力,缺點是外觀太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