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地裡有些已經收穫完了,看著地面留下的根,俞紅豆就知道這是種了玉米和黃豆。
還有一些正在收穫和沒有收穫的糧食頑固的長在地裡,金燦燦綠油油,看上去十分喜人。
“也就是這幾年才發現這幾種高產的糧食,村裡人吃上了飽飯,之前都是靠打獵和山貨為生,雖然不至於餓肚子,但吃得人也沒什麼精神。”
徐達一邊介紹地裡的糧食,一邊看了一眼譚燕臨和墨守歸。
俞紅豆有些疑惑,不過很快就拋到腦後去了,盯著地裡的棉花。
這是她第一次看到棉花長在地裡的樣子,一整片白花花的棉球茂盛的展示在枝上,聖潔卻又讓人有一種飽足感,俞紅豆感嘆,怨不得人家叫棉花呢。
這麼瞧著簡直秒殺後世的各種花海。
“棉花是前年託你爹的福才弄到的,本來只是試探著種一種,沒想到這玩意兒除了愛生蟲外,還挺好侍候,我跟著你爹從尚師那求來的什麼農學博士的方法,一下子蟲就少了。”
所以整個村子都對俞家印象很好,包括那些刺頭,只要說起俞旺齋,都會軟和下來,努力辦事兒,徐達滿眼感激的看向俞松和俞紅豆。
俞紅豆擺了擺手:“我爹還說謝謝你們,幫著試錯,現在棉花已經在附近的村鎮上開始種植了,往後百姓們可以多穿兩件新衣了。”
雖然俞家跟茨溝村的人都沒有全然坦白,但不可否認,這幾年他們關聯的很密切,互相幫助了不少。
尤其是俞旺齋,即便後來拓展了貨源,但一多半還是依靠著茨溝村出產。
比如是右前方那一片密密麻麻的皂角樹和無患子,簡直就是俞旺齋的原料倉庫。
“田園之美,讓整個村子都變得寧靜了。”誰能想到這個安詳美麗的小村莊是幾百年前的山匪駐紮地呢。
譚燕臨發自肺腑的跟徐達表達出了自己的敬仰之情。
俞紅豆聽了這話無感,她從搬到莊子上後,天天都能看到這樣的風景。
安北莊固然沒有茨溝村範圍大,可能幹的段莊頭安排的井井有序,現在進了莊子,都能依稀看出“一步一景”了。
俞松倒是聽出譚燕臨話裡隱藏的意思了,不可置否的笑了笑,確實,他之前來的時候可不是這個模樣。
尤其是小時候跟爹第一次來,看著這村的時候,他第一個想法就是,爹不會想不開,帶著他上山當強盜去吧?
後面茨溝村和武安縣的變化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他的印象。
有時候俞松都想,如果他將來當官了,也要讓百姓們能夠過上這樣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生活。
當然,也只是想想,基建這個活不太適合他。
“啊!那個不會是姑姑吧?”俞紅豆眼神好,遠遠的就看到村子那頭的路上慢悠悠的走過來幾個人,其中一個坐著輪椅
而據她得到的訊息,她小姑姑的腿腳好像是得了些毛病,這幾年都無法自由行走,為此表哥他們還特意找她想透過京城的貴人買些藥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