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識字好信兒的人就把紙上的內容給讀出來了:
【珈蘭香:合香,源自陳氏香譜,經花氏昭昭改良。】
【沉香、速香、黃連、甘松、各一兩,丁香皮、紫藤、銀丹草各半兩,研成細沫,以蘇合油混楠木粉揉合而成。】
老陳也捧著紙仔細的看過去,看到陳氏香譜四個字的時候,手都抖了抖一抖,看完整張香方後,腦子裡就兩個字“胡鬧”。
“胡鬧!”出聲的還是陳香篆這個小男孩,他夠不著看,但只聽著那人朗讀便氣得蹦了起來。
“什麼珈蘭香,這明明是幽蘭香的香方,不過是把丁香皮紫藤減了半兩,加了銀丹草而已!”陳香篆氣得尖細的聲音都是抖的。
“香篆!哪怕是改了一味,那也是改,況且人家這標註了是源自我陳氏香譜,這就表示沒有對方沒有欺瞞。”
老陳這一句看似認同了香方,實則卻也突顯了陳氏香譜四個字。
陳香篆有些不服氣,小聲的嘟囔了一句:“就會走小道,好好的香弄些亂七八糟的摻進去,都變味兒了。”
“小哥哥,你這樣說就不對了,這個銀丹草能醒腦提神,對莘莘學子來說,作用還挺大的。”俞紅豆覺得這小子有點太絕對了。
“我不是說這些材料不好,陳氏產品的每一種香都是很純粹的單一的香。”
“若要提神醒腦,自有伴讀用的清心香,裡面不只有銀丹草,還有冰片麝香,能開竅醒神,還能治熱病神昏。”
“摻合到一起,只會讓香變得不倫不類,且不說香氣混亂,會刺激嗅覺和精氣神,藥性也會隨之改變。”
“若失效還好,若效果相反或引發其他症狀,這些都是問題。”
“若真的增增減減就成了一味新方,那香道就不能稱之為香道,只能稱做香薰。”
陳香篆人小,可道理卻一套一套的,並且言之有理,且不說俞紅豆,便是眾人也忍不住點頭稱是。
俞紅豆忍不住鼓掌為這位陳氏傳人點贊。
“其實花氏並不是一無是處,她對花香療法比較擅長,以花制精油花水,可舒緩身體安撫情緒,更甚者可緩解疼痛,我不懂她為什麼不堅持,反而要走偏門小道。”
陳香篆顯然對祖上和那位花娘娘之間的恩怨瞭解的十分透徹,見俞紅豆這般贊同他,不免有些赧然,不自覺的轉移話題。
“哦?小哥哥,我最喜歡花香了,不如你給我細說說呀~”
俞紅豆湊到陳香篆眼前,睜著一雙bulbul的大眼睛看著小男孩,彷彿看到了一座金光閃閃的小山。
()
1秒記住品筆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