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手殘黨的她能在古代這樣的環境做出這樣的甜點來,嘿嘿,她果然是天才。
她還在洋洋自得,聞道之直接伸手拿了一塊送到嘴裡。
入口即化的口感,甜而不膩的味道,頓時就把這位嚐遍大江南北美食,歸來依然是小學生口味的大畫家給折服了。
俞紅豆嘿嘿笑,讓錢三妹繼續把剩下的蛋白霜都做完,又跟聞道之說了一聲,撿了一鏊子的白霜糖就往後院跑。
俞三郎和許氏吃了這個糖自然讚不絕口,俞三郎問了問製作材料和功夫,便跟女兒商量做點這個糖給譚白鹿和尚師做節禮。
“我就是這樣想的,咱們家不似譚家那麼有錢,做點有特色的東西送出去,好看還能讓人記住咱們。”俞紅豆挺著胸脯,一臉自豪。
“是,咱們紅豆想的可真周到。”許氏一聽,覺得女兒比自己想得還周到,心中提醒自己,她也得把事兒拿起來了。
往後丈夫兒子出去打拼,她免不了要跟那些富紳官眷打交道,他們家從底層上來,萬事總要想到前頭才行。
請示過父母后,俞紅豆開始準備對外的端午節節禮。
給譚白鹿準備的是白霜糖兩罐子,五十個蛋黃粽、五十個鹹肉粽,新做出來的薄荷膏、一對黑白顏色的搖頭小狗和一個不倒蛙,兩罐松針茶。
給尚師準備的跟譚白鹿一樣,不過就是把粽子的數量減下來了,哪怕俞紅豆特意讓錢姑姑把粽子包小點,尚師一個人也吃不完。
聞道之雖然住在莊子上,但作為自己的恩師也少不了,除了粽子外,跟尚師一樣。
又有京城那三個,粽子不好儲存,薄荷膏不夠用,俞紅豆便只給他們一人寄送兩罐子白霜糖,兩罐松針茶,兩套黑白顏色的小狗和兩個不倒蛙。
這一番禮物準備出去,本來端午節要上新的兩樣玩具貨存就下去一大半。
俞紅豆嘆氣,加工力還是不足啊!
不過這些禮物送出去,收到的回報同樣讓俞紅豆這個小財迷笑沒了眼。
第二天一大早,俞紅豆正在飯桌上跟自家爹玩頂蛋遊戲,看門的蔡福捧著一個拜匣進來稟告,說譚家人來送節禮。
俞紅豆雙眼蹭的一下就亮了。
俞三郎第一次正經八百的收到拜匣,欣賞了一下黃楊木的匣子後,從裡面掏出禮單,定睛一看,嚯,竟然有五張。
譚白鹿回了豆沙棗泥粽子一百,加上顏色靚麗的夏布、酒、茶葉、防暑防疫成藥、蟲草五毒的香囊頭飾。
尚師回了文房四寶一套和兩套字帖。
而來自京城的禮物就多了,先是譚蒙驁的內製胭脂水粉和首飾,然後是譚狼曋的肉乾肉脯和一匹小馬駒,最後就是譚燕臨的書兩箱,玉做圍棋和象棋各一套。
只看著禮單,俞紅豆滿腦子飛的都是“發財了”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