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宗不但不會武藝,而且動作也特別慢。
可以說,他對外來的襲擊,沒有絲毫和防禦能力,象抵擋、躲閃之類的動作,完全不會。
這三隻飛向他的羽箭,別說他根本就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是躲不過去的。
“嗖——”
三隻箭,瞬間飛至,應該說,射箭的刺客,時機把握得非常好,憲宗剛從鑾駕車裡出來,身子比其他人位置高,正是最好的箭擊目標。
但是,此時羅子騫已經竄起來了……
他的身子時刻做著準備,保持著最高階別的警惕,因此在判斷出箭只的方向以後,沒有一絲的猶,身子猶如一隻皮球,從地上“唰”的一下便彈起來。
青蕪刀一揚,在明豔的陽光下劃過一道閃電似的弧線,“噹噹”兩聲,將兩隻射向憲宗的羽箭,登時打飛。
還剩一隻射向下三路的箭,羅子騫瞧得直切,伸左手一抄,一把抄在手裡。
這兩下身手,兔起鶻落,迅捷異常,就象一隻飛鳥,疾飛疾落,三隻奪命的羽箭,瞬間便給他化解於無形……
……
憲宗皇帝愣了一下。
他根本就沒反應過來,等到羅子騫飛身躍起,打掉飛向他腦袋的兩隻箭,又伸手抓著一隻,這才明白過味兒來。
我草……敢情是有人行刺。
……
這時候,鑾駕旁的侍衛總管李馳,還有一群侍衛,以及外圍的羽林禁軍們,全都一迭連聲地吶喊:“有刺客,抓刺客……”
一群人手持兵器,朝著刺客的方向衝過去。
刺客,來自幾十步外的一棵大樹,一個身穿黑色棉袍的老百姓裝束的男人,身材高瘦,正在撒腿向遠處飛奔。
行刺,只能是這一下,一擊不中,那便意味著失敗,絕沒有再次動手的機會。就如荊軻刺秦王,一擊沒中,那便是自己血濺宮闈。
因此,那刺客趁人不備,射出三隻“連珠箭”,隨即把弓一扔,撒腿便跑,至於是否擊中,那就得看造化了。
當禁軍與侍衛們,順著箭道找到他的蹤跡時,刺客已經跑出了二十步開外。
這時候,無數的禁軍士兵,一片亂糟糟的吶喊聲,朝他緊追過去。
……
鑾駕跟前的局勢,反而已經穩定下來。
刺客已經被發現,禁軍正在追趕,旁邊看熱鬧的百姓們,也是一陣驚訝和混亂,而官道上的羅家軍,卻是已經越走越近,快到跟前了。
憲宗在最初的慌亂之後,倒是顯出了“帝王風度”,馬上便鎮定下來,開口說道:“不許亂,繼續迎接大軍凱旋。”
聲音不大,卻有足夠的威懾力。
應該說,憲宗的鎮定與清醒,是正確而值得稱道的。
在這樣萬眾矚目的重要時刻,既然危險已經解除,就不應該讓這段插曲破壞掉全場氣氛,迎接大軍凱旋的儀式,要繼續進行。
很快,秩序又恢復了正常。
鑼鼓,繼續敲出了鼓點,嗩吶歡快地吹奏,憲宗在羅子騫和李馳的護衛下,在一大群侍衛的簇擁中,緩緩邁步走向前面……
羅家軍的隊伍,走到跟前了。
全體將士都下馬。
重新整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