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有點好笑,在這幾隻部隊裡,李愬兵力最少,戰鬥經驗最少,也是最不出名的。
而且他還是一個剛剛投筆從戎的文弱書生。
李光顏是成名已久的大將,手下十萬大軍,羅家軍也是家喻戶曉的宿將,精兵天下聞名,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聲名赫赫。
但是……這個總指揮,卻是讓李愬當了。
而這個決定,眾人均無異議,似乎眾人都覺得,眼下攻打蔡州的重任,也就讓他當總指揮,最為合適。
……
李愬對大家拱拱手,“那李某就不客氣了,我這個總指揮,釋出的第一個命令,乃是準備攻城器具,除了聚集能工巧匠,製造雲梯、簡梯之外,還需準備鐵鍬、鎬頭、斧子、筐子、火種、乾柴等物,另外,多給士兵預備棉衣,寒冬將至,沒有冬衣,不能打仗。”
羅子騫笑道:“這些,我們正在準備呢。”
“很好。”
年勇說:“我回去之後,立刻稟告李光顏將軍,立即著手準備。”
李愬又說:“第二道命令,是咱們東西兩面部隊,均須密切配合,立刻切斷蔡州外圍一切通道,斷絕蔡州糧棉供給,把蔡州變成一座孤城,在此寒冬將至之際,使其凍餒無助,消磨守軍鬥志。”
“是,”羅子騫和年勇同聲答道。
蕭柔笑道:“李兄,你這一招可太損了,圍上兩年,蔡州不戰自降了……不過這策略很好,我舉雙手贊成。”
當下,大家又對攻城準備、圍困蔡州的有關事宜,進行了詳細研究,做出了一個詳細而完整的攻擊方案。
體將領,眾志成城,信心百倍,立刻開始緊張的籌備……
……
朗山會議散了,年勇自回偃城。李愬便留在了朗山,擔任他的“總指揮”。
郭樂領著一班眾將,按照朗山會議的部署,開始運糧運草,籌備物資。
李愬倒是最“輕閒”的一個。他倒揹著手在大營外轉了一圈,看見羅子騫、蕭柔、寇喜帶著幾十個士兵,匆匆準備出發,他上前問道:“你們做什麼去?”
“我們去山裡,”蕭柔說道:“山裡有個白雲觀,據說是吳元濟的朋友佔著,裡邊有些名堂,我們想過去看看。”
“我也去,”李愬說道。
大家沿著山路,匆匆進山,李愬說道:“各位,說起這座朗山,原是很有風水之處,據上古傳說,山裡有仙洞,洞裡有狐仙修煉,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有千年的造化。”
山路曲曲折折,漸入深處,朗山雖然不算高大,但是山裡溝谷幽深,陡崖縱橫,景『色』卻是奇偉,李愬本是文人,最喜歡遊玩,當下不禁嘖嘖讚歎,嘴裡『吟』風弄月。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小……這是杜子美的詩句,真是字字精闢,朗山雖不名,卻也算得上峰嶺逶迤,松壑幽幽……喂喂,你們等等我……”
他本是文人,怎麼跟得上這些武將的腳步?再加上只顧著欣賞風景,一會便給人拉下了。
……
拐入一面緩坡,只見坡上有一戶農家,竹扉柴籬,甚是清雅,李愬又不免雅興大發,讚歎道:“好清靜的小院,出門滿眼皆秀『色』,在此砍柴狩獵,卻也和神仙差不多了。
農家院外有個老頭,正在路旁用枯草搓繩子,士兵們上前問道:“老丈,請問白雲觀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