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洛陽。
羅子騫走後,羅家軍裡的一應事務,均由郭樂負責,郭樂年紀不大,卻是個嚴謹精細的人,把訓練、防守、偵察一系列事項做得井井有條。
尤其是新組建的“鉤槍兵”,在降將王虞的帶領下,每日訓練,進境很快,逐漸形成了戰鬥力。
這天,郭樂把彌大通找來,交給他一塊“諜引牌”,說道:“彌兄,交給你一項重要任務。”
“什麼?”
“上峰有令,分發糧草,你帶五百兵馬,去河陰領糧草。”
“哈哈,”彌大通樂了,“發糧草,那就是要打仗了,是不是?我一猜就中。”
“是,一路小心。”
……
當時的河陰,熱鬧而繁華,遠勝後世。因為這裡是“皇家糧倉”所在地,江淮一帶收取的租賦糧草,全都集中於此,尤其到夏秋季節,人流穿湧,終日不息。
“國庫”是否充實的標誌,一是銀錢,二是糧食。
“河陰倉”建在黃河河畔,處於“交通樞紐”之上,位置重要,因此守軍日夜巡邏,嚴密防守。這幾天,因為朝廷有令,各地駐軍都要來到河陰領糧草,因此守軍將領扈鋮,著意加派了崗哨守衛。
這天一大早,豔陽高照,天氣炎熱,負責把守倉庫大門的指揮使吳渾,吃完早飯,穿戴整齊,帶著一哨兵馬,按照扈鋮的命令,在倉庫周圍持刀巡邏。
炎炎烈日,暑氣蒸騰。整個河陰倉上空,就象被一陣若有若無的蒸氣給包裹著。天地間一片懶洋洋的炎熱。
吳渾看見遠處走了一小隊騎馬計程車兵。
有人來領糧草了麼?
手搭涼棚,向前張望,只見那一小隊騎兵,約有二十餘人,一杆黑『色』的旗幟,上面繡著個“羅”字。
“呀,是羅家軍來了。”
吳渾大喜,對手下士兵說到:“上去迎接,看看是哪位將軍來了。”
時下羅家軍名噪全國,聲名顯赫,只要打出“羅”字大旗,到哪兒都好使,處處受歡迎。
前面那隊騎兵,緩緩走過來,頭前一箇中等身材的將領,手裡拿著一杆狼牙棒。
吳渾離著老遠,便抱拳行禮,問道:“是羅家軍麼?敢問是哪位老兄親臨?”
“在下寇喜,奉命來領糧草。老兄你好。”頭前那員將領,將狼牙棒掛在馬鞍上,朝著吳渾拱手還禮。
“呀,是寇將軍,久聞大名,聽說你一杆狼牙棒,殺得成德兵丟盔卸甲,屢立奇功,久仰久仰,佩服佩服。”
兩隊人馬,聚在一起了。
大家問候致意,互道辛苦。
吳渾沒打過仗,因此對戰場上衝殺出來的羅家軍很是景仰,不住聲地對寇喜說:“寇兄,近來可好?你們羅家軍,人人功勳卓著,我們佩服得緊哩……羅將軍可好麼?”
“呵呵,客氣了,羅將軍好得很,今天早晨,我們還在一起吃茶聊天哩。可惜他軍務繁忙,不能親自過來。”
“那是,領糧草這樣的事,羅將軍怎麼會親自過來。”
聊了兩句,吳渾忽然發現,眼前的寇喜將軍,長著一對濃眉,可是……有些不太對勁,一般人的眉『毛』,或濃或淡,都是一根根長出來的,可是寇喜的眉『毛』卻是漆黑而光滑,象是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