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腳,雖然平平常常,卻是踢得恰到好處。聶隱娘劍勢雖快,但自己佔了身高力壯的便宜,一腳踢出,幾乎籠罩了五尺方圓,聶隱娘若急於進攻,必先中腳。
“好,”聶隱娘稱讚了一聲,身子微扭,轉了個半圓,短劍“忽”的遞到了身前。
這是一招“白蛇吐信”。
招式取自蛇勢,蛇在與其它動物爭鬥時,盤成圓形,以守代攻,尋機突然伸頸,攻勢如電,往往一口咬中敵人。
“好,”羅子騫也稱讚了一聲。
聶隱孃的武功,果然高強。
她雖是女子,吃了身高與力氣的虧,但是臂與腰腿的勁力,卻並不差,招式之間的連線,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便是一般男人,也遠遠不如。
“當,”短刀與短劍相撞,發出輕輕的脆響。
羅子騫揮起青蕪刀,向前大跨步一輪直刺。
這些刺法,取自格鬥裡的“連珠炮”,一拳緊似一拳,既虛又實,以攻代守,羅子騫以刀代拳,大步進『逼』,將一柄短刀使得颯颯有聲,威風凜凜。
聶隱娘大袖飄舞,身子象蝴蝶般地穿來跳去,身法輕盈至極,手裡短劍乘隙出去,見縫『插』針,趨避閃退之際,姿勢優美而飄逸,一一將羅子騫的攻勢化解。
羅子騫感覺到了吃力。
自從來到唐朝,他與數人對陣,憑著反應速度與腦子靈活,以及練就的綜合格鬥術,總能略勝一籌,但剛才這一輪快攻,已經使出了全力,卻被聶隱娘瞬間化解,視若無物。
其實,聶隱娘也是驚異不已。
她躲避羅子騫的快攻,對羅子騫出刀的速度、力度,動作之間的連線,都十分欽佩,這個小夥子肌肉的應激能力,身體的協調程度,都堪稱爐火純青。
她其實也已經使出了最大努力。
高手之間的對決,能夠互相將對方『逼』出最高境界,這是一種痛快淋漓的狀態。
此謂“旗逢對手”。
也可叫“惺惺相惜”。
“噹噹噹,”刀劍互撞,清脆悅耳。
聶隱娘也使出一手“繡花劍”。
短劍凝於身前,招招直刺,沒有一下斜勢,就如手持一根細小的繡花針,只求刺破布面,看似輕巧柔和,實則綿裡藏針,迅捷無比。
比武之時,鬥到酣處,其實雙方用的都是最簡單的招式。
那些舞蹈式的花架子,不是用來打仗的。
簡單到沒有招式,簡單到好似兩個頑童互毆。
其實比的是肌肉的速度、反應與耐久力,和身體對於對抗的反應。
羅子騫連連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