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李錡率大軍,都住京口今鎮江市)。
京口位於長江南岸,運河以東,處於黃金水道中心,交通便利,為鎮海節度使駐防地,轄蘇、杭各州。時值舊曆十月,天氣趨寒,平時各軍兵馬,都住軍營,只有重大事項,才在中軍帳內召集眾將。
但是,羅子騫只是一個“執戟長”,官職微小,一般來說,沒有進中軍帳與將軍共同議事的資格。
羅子騫心裡明白,李錡召見自己,他看中的,是自己的武功。
他匆匆穿戴好甲冑,背了那把“七星劍”,騎馬來到中軍帳前。
讓羅子騫意外的是,中軍大帳裡,傳出一陣陣悠揚的樂曲聲。
笙管竹笛,間雜鐘磬,優雅而清越。
他翻身下馬,在衛兵的引領下,進入中軍大帳。
帳內寬闊達數丈,以立柱撐起,配以案几、簾帶、旗幟,旁邊站立衛兵,氣勢恢宏,就和宮殿相仿。
帳中,十餘名盛裝歌伎,正在翩翩起舞。
唐朝舞技發達,自唐玄宗以來,歌舞藝術自宮廷至民間,盛極一時,以至每宴必有歌舞。樂坊興盛,成為歷代舞蹈藝術高峰。
李錡身穿紫『色』寬袍,腰扎金帶,頭戴幞頭折巾,坐在帳裡,滿面含笑,手捻鬍鬚,正眯著鷹眼,欣賞歌舞。
羅子騫被領到李錡的身後。
“子騫,坐下,跟我一起賞樂,這首《霓裳羽衣舞》,乃是當年楊貴妃所作,甚是曼妙。”
“是。”
羅子騫在李錡的身後坐下來。
帳裡的舞蹈,正跳到高『潮』,十來個舞伎,五彩長袖飄擺,身段柔美,舞姿翩躚,和樂曲配合得恰到好處,一片洋洋華貴之狀。
羅子騫從未見過古代舞蹈。
他是體育特長生,對舞蹈也不感興趣。
但是,眼前展現的這些遠古樂聲,古樸而渾厚,一種舒緩縹緲之意,逐漸浸染心頭。洋洋的亙古寧靜與悠遠,讓人覺得韻味悠長。
大袖飄飄,絲竹宛轉,彷彿如月宮中的仙子,凌空漫步……那種原始純樸的美感讓人一陣陣心馳神搖。
李錡微微扭過頭來,說道:“這《霓裳羽衣舞》乃是當年玄宗夢遊月宮,聞仙樂,見眾仙女身著羽衣,翩然起舞,醒來後根據回憶,記下樂曲,命楊貴妃和樂而舞,成為一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將軍風雅高尚,不愧是人中龍鳳。”
羅子騫拍了一句馬屁。
應該說,羅子騫腦子靈,轉彎快,這句馬屁,拍的恰到好處。
人中龍鳳,在現代說起來,似乎無所謂,但是在古代,龍是代表天子,鳳是代表皇后,豈是可以隨便說的?
但是,李錡不一樣,他久蓄異志,就是想謀反當皇帝,你稱讚他是龍鳳,正巴不得哩。
況且,這首《霓裳羽衣舞》既然是楊貴妃和唐玄宗所創,乃是宮廷樂舞,李錡在這兒得意洋洋地欣賞,享受帝王之樂,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麼?
“哈哈,”李錡手捻鬍子,仰頭一笑,滿面都是得意之『色』。
……
一曲終於,舞伎都退下去。
一名衛士走過來,躬身說道:“將軍,都到了。”
“叫他們過來。”